




如何将安防设备由事后通知向事前预警过渡,对海量安防数据进行智能分析研判,一直是安防企业研发努力方向。让海量数据去芜存精,让监控人员从大屏小屏中摆脱出来,通过有效的分析技术,帮助用户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粗信息财富,与用户一起探索人工智能新时代,更是安防企业一直以来的愿景。
随着雪亮工程、智慧城市、天网工程等逐步落地,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朝着100%目标靠近,安防设备所获取并存储的数据以“海量”形容不为过,且数据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为监控管理及安保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从现实因素考虑来看,人力无法解决论千论万的视频数据,回看监控视频,查找特定目标,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可能无法辨认特定目标。
预计,有技术研发能力的公司将在未来***行业发展的潮流。目前各个城市都布有大量的摄像头,若完全依靠人员实时监控,既缺乏效率且成本高昂。同时,传统视频监控只能做到事后有依据,无法做到实时预警。基于这些因素,智能化成为安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指出,未来五年,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到2021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到51亿元左右。人脸识别被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是安防智能化的基础。
我国市场上较大一部分的视频监控产品一直依靠人工监控的传统方式运行,导致了大量视频数据堆积,不但占用了存储资源,也使视频监控的实时性变差。如果有案件发生,大量的视频数据使得检索工作量巨大,大大的降低了检索工作效率。为了克服这一弊端,视频监控行业逐步向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我国高清摄像头已经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网络摄像头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16年40%提升至2017年的48%,随着高清网络摄像头市场占有率的逐步提高,我国视频监控智能化的脚步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国视频监控设备的技术性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