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弯头的连接技术介绍
弯头连接技术也称卡箍连接技术,已成为当前液体、气体管道连接的首推技术,尽管这项技术在国内的开发时间晚于国外,但由于其技术的***性,很快被国内市场所接收。从1998年开始研制开发到现在,经过短短几年的开发和应用,已逐渐取代了法兰和焊接的两种传统管道连接方式。不但技术上更显成熟, 市场也普遍认可,而且得到了******政策的积极引导。
弯头连接技术的应用,使复杂的管道连接工序变得简单、快捷、方便。使管道连接技术向前迈了一大步。

弯头表面无损检测
弯头的表面无损检测方法选用原则:对铁磁性材料弯头,应选用磁粉检测;对非铁磁性材料弯头,应选用渗透检测。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其表面无损检验应在焊接冷却一定时间后进行;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其表面无损检验应在焊后及热处理后各进行一次。表面无损检测的应用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其探测对象和应用场合一般如下:
1)弯头材料外表面质量检验。
2)重要对接焊缝表面缺陷检测。
3)重要角焊缝表面缺陷检测。
4)重要承插焊和跨接式三通支管的焊接接头表面缺陷检测。
5)弯头弯制后表面缺陷检测。
6)材料淬倾向较大焊接接头的坡口检测。
7)设计温度低于或等于零下29℃的非奥氏体不锈钢管道坡口的检测。
8)双面焊件规定清根的焊缝清根后检测。
9)当采用氧焰切割有淬硬倾向的合金管道上的焊接卡具时,修磨部位的缺陷检测。

弯头的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
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的主要对象是弯头的对接接头,以及对焊管件的对接接头。无损检测方法选用按设计文件规定。对钛、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的焊接接头检测,应选用射线检测方法。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焊缝,其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应在焊接冷却一定时间后进行。
当弯头内的主管有环焊缝时,该焊缝应经营100%射线检测,经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作业。弯头上被补强圈或支座垫板覆盖的焊接接头,应进行100%射线检测,合格后方可再覆盖。
对规定进行焊接中间检查的焊缝,无损检测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射线照相及超声波检测应在表面无损检测后进行,经检验的焊缝在评定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焊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