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百罗汉:五百罗汉是虚拟的,这“五百”之数原本也是个虚数,言其多也。以上诸经中并未点明他们的名号。到了南宋,有位工部员外郎高道素千方百计收集经论,花了不少心血,将五百罗汉一一“落实”,编制出五百罗汉名号,并勒石建碑,置于江阴乾明院中,此即有名的《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碑》。以后罗汉堂皇中的五百罗汉名号,皆援用其名。这些名号虽是高道素杂凑而来,但也有一定的经典依据。其中,有佛的大弟子,如阿桥陈如、须跋陀、优陀夷、半托迦、注荼半陀迦等,有些是印度***史的有名祖师、高僧,如龙树(龙猛)、无著、世亲等,还有一些中国高僧,如永明延寿禅师等。这时五百罗汉僧才各显本相,腾云驾雾而去,在迦湿弥罗国的一个山谷里隐居起来。
金首罗汉,即金头仙人,又称作劫比罗仙,迦毗梨仙、紧闭罗仙、迦夷罗仙、迦比罗仙,全称迦毗罗大仙,意译为黄头仙、龟种仙、金头仙、赤色仙等。他本是印度的外道之一,后来弃恶从善,皈依***。
所谓外道,就是***之外的修行者,《三论玄义》卷上的解释是:穷尽天地的至妙道理,达到内心清净无垢,就是***正道路;清光绪七年(1881),释心月翻刻立石于湖南衡山祝圣寺,亦有拓本像帖流传,这两种拓片,可称石刻型代表作。脱离***理法,做无益的幻想就是外道。金头仙人原是脱离正道的修行者,他主张“执有”,将易朽的物质当成追求的目标,所创立的派别被称为“数论部”。
金头仙人自以为法力高深,常常口吐狂言,不把***放在眼里。有一次,他听说某处正在举行盛大会,特意带领弟子前去辩论。然而一经论辩,他的观点立刻相形见绌,结局自然是大败而归。
通过这次辩论,金头仙人终于认识到自己所持理论的局限性,从此他皈依正法,经过勤奋修持,终于获得正果。
五百罗汉像,一般分为塑像、画像两类。塑像常于佛寺中另辟之罗汉堂供奉。近代寺院中着名的罗汉堂,有北京碧云寺、上海龙华寺、汉阳归元寺、昆明筇竹寺等。一般罗汉堂的罗汉造像多是泥塑贴金,或泥塑彩绘而成,而汉阳归元寺的罗汉像却是“脱胎漆塑”,体轻质坚,金光灿烂,独具一格。有关五百罗汉的名画也甚多,依其材质,可分为绢纸与石刻两大类。绢纸型每为石刻型所本。绢纸型代表作有江西庐山博物馆所藏清代画家许从龙绘制“五百罗汉图”,现尚存一百一十二幅,属于***一级文化***。石刻型代表作有原常州天宁寺“五百罗汉像贴”等,原石于清嘉庆四年(1799)镌立,仿杭州净慈寺塑像绘图勒石,由晋陵吴树山镌字,常州知府胡观澜作跋,有拓片像帖流传。清光绪七年(1881),释心月翻刻立石于湖南衡山祝圣寺,亦有拓本像帖流传,这两种拓片,可称石刻型代表作。所谓罗汉僧,是指那些断除了贪、欲之念,已得正果,不受生死轮回的佛僧。
五百罗汉铜像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