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选购
在选择中秋月饼的时候,望、闻是必不要少的,高品质的月饼,形态应是表面和侧面圆边略微外凸,纹印清晰,无漏馅现象。从颜色上看,好的月饼表面呈有光泽的金***,侧面部分饼皮呈乳***,饼皮表面没有气泡,底部周围没有焦圈。
手感上,好的月饼应该是松软适度。市场上有些月饼硬得像饼干,有的色泽黯淡,吃口毫无该品种特有的香味,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这是由于工艺配方及原料合成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听"则需要多参考身边同事与朋友的意见,"诊"则要看多留意媒体对你所选择的品牌月饼的评价与正面***度如何,相当于一个监管的角色。
莲蓉月饼
莲蓉月饼是市面上***常见的月饼,它皮薄油润松化、饼馅幼滑甘香,甜味深沁人心,可谓是中秋月饼的经典品种。相传在元朝时期,莲蓉月饼曾被当作传送秘信的工具,而朱元璋正是因为将秘信放在月饼里没被蒙古人发现,才成功起义建立了明朝。
按照馅料的原料来分,莲蓉月可为分为纯莲蓉月和普通莲蓉月。纯莲蓉月馅料中除糖、油脂之外,其他原料全部为莲籽,而普通莲蓉月可加入豆类等其他淀粉作为原料。除了纯莲蓉馅月饼之外,厂家一般还会加入一个或若干个蛋黄,这就是所谓的蛋黄莲蓉月饼。加入了蛋黄的莲蓉月饼口味更佳丰富,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单一的莲蓉馅带给人的甜腻感觉。
唐宋时期月饼的发展变化:
月饼据说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之时,在宫庭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初次提到“月饼”之名称。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