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具的工作条件,包括设备种类、加工频率、被加工的材质、润滑及环境等;
2、模具形态的复杂程度及加工程序;
3、产品的生产批量及技术要求;
4、模具材料来源的难易及加工条件,大型模具的材料费用往往占模具成本的50%以上,对于形态复杂、精度要求高的模具,宜选用淬火变形小的模具钢。
在完成零件草图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和加工工艺经验,先对零件草图进行校核,再绘制零件图。
校核草图时,通常注意几个问题,例如:表达方案是否合理、完整,尺寸标注是否清晰齐全、正确合理,所提出的技术要求是否既能满足工艺要求又能实现零件的性能要求等。
草图校核修正后,开始画零件工作图。零件工作图的绘制步骤如下:
1、分析零件,选定表达方案。
2、确定绘图比例和图幅,画图框线、主要视图的***线。
3、画底稿图。
4、检查修正底稿,无误后加深全部图形,画剖面线。
5、画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箭头,注写尺寸数值和技术要求。
6、填写标题栏,校核,完成零件工作图。
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小铰刀外径;降低切削速度;适当调整进给量或减少加工余量;适当减小主偏角;校直或报废弯曲的不能用的铰刀;用油石仔细修整到合格;控制摆差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冷却性能较好的切削液;安装铰刀前必须将铰刀锥柄及机床主轴锥孔内部油污擦净,锥面有磕碰处用油石修光;修磨铰刀扁尾;调整或更换主轴轴承;重新调整浮动卡头,并调整同轴度;注意正确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