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杏为喜光树种,深根性,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较宽,能在高温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区生长,但生长缓慢或不良;能生于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盐碱土及过湿的土壤。以生于海拔1000(云南1500-2000)米以下,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地区生长好的地区和平共处在土壤瘠薄干燥、多石山坡过度潮湿的地方均不晚成活或生长不良。

播种播种繁殖多用于大面积绿化用苗或制作丛株式盆景。秋季采收种子后,去掉外种皮晒干,当年即可冬播或在次年春播。若春播,必须***行混沙层积催芽。播种时,将种子胚芽横放在播种沟内,播后覆土3厘米-4厘米厚并压实,幼苗当年可长至15厘米~25厘米高。全红杨秋季落叶后,即可移植。但须注意的是苗床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以防积水而使幼苗近地面的部分腐烂。
栽植银杏:
1、土地的选择。银杏寿命长,一次栽植长期受益,因此土地选择非常重要。银杏属喜光树种,应选择坡度不大的阳坡为造林地。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以上层厚、土壤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为好。
2、栽植时:
(1)合理配置授粉树。银杏是雌雄异株植物,要达到高产,应当合理配置授粉树。选择与雌株品种、花期相同的雄株,雌雄株比例是25~50:1。配置方式采用5株或7株间方中心式,也可四角配置。
(2)合理密植。银杏早期生长较慢,密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一般采用2.5 ×3m或3 ×3.5m株行距、每亩定植88株或63株,封行后进行移栽,先从株距中隔一行移一行,变成5×3m或6×3m株行距,每亩44株或31株,隔几年又从原来行距里隔一行移植一行,成5×6m或6×7m株行距,每亩定植22株或16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