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二氧化碳的腐蚀性
“CO2腐蚀”这个术语1925年第1一次被API(美国石油学会)采用。1943年,首1次认为出现在Texas油田的气井下油管的腐蚀为CO2腐蚀。2.材料因素包括材料种类,材料中合金元素Cr、C、Ni、Si、Mo、Cu、Co等的含量,材料表面膜等。CO2在水介质中能引起钢铁迅速的全1面腐蚀和严重的局部腐蚀,管道和设备发生早期腐蚀,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前苏联,油田设备CO2腐蚀是在1961~1962年开发克拉斯诺尔边疆区油气田时首1次发现的,设备内表面的腐蚀速度达5~8mm·a-1,导致设备损坏和产生事故隐患。
安全防护:储存室要求阴凉通风,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热源和火源。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倾倒。
高纯二氧化碳(CO2)
又称碳酸气、碳酸酐,无色、无味、无臭的无刺激性气体。固体状态时被称作干冰。采用光催化转化技术,利用太阳能实现二氧化碳催化转化被认为是*为绿色的技术。分子量44.01 气体密度1.977g/L 熔点56.6(5270帕) 沸点-78.48(升华)相对密度(空气=1)1.53 蒸汽压1013.25kPa/-39℃高纯二氧化碳纯度:99.999% 包装:40L钢瓶包装压力:23KG/瓶。
食品级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水中会呈弱酸性,多以碳酸根形式存在,食品级二氧化碳在食品业多具有调节风味、防腐、消暑等作用。
1、调节风味。食品级二氧化碳应用于饮料中,能够很好的调节溶液的ph值,使得饮料具有更好的口感,更重要的是,碳酸对于***略有刺激,所以,口感更好。
2、防腐因为食品级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呈现酸性,所以,对于一些不耐酸的微生物来说完全无法生存,自然就达到了杀菌防腐的作用,能够有效延长饮料的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