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资产***增速放缓,对“钢需”的拉动作用不稳定。今年上半年,终端需求释放总体不及预期。以汽车行业为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乘用车销量达156.12万辆,环比下降0.87%,同比下降17.37%。其中,与4月份相比,除多功能乘用车销量增长外,其他品种均有所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均呈较快下降趋势。今年前5个月乘用车销量达839.87万辆,同比下降15.17%。尽管6月份的数据暂未公布,但是预计销量下滑是大概率事件。汽车行业的不景气自然减少了钢材需求。这也是今年上半年钢材市场出现“长强板弱”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车销量还在增长。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1.2万辆和1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8%。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4万辆和8.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7%和1.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1.8万辆,同比下降4.2%,销售2.1万辆,同比增长2.2%;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6辆和315辆,同比分别增长104.3倍和8.0倍。


建筑行业的用钢需求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和基建两大行业,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定性分析了下半年房地产行业的用钢需求变化情况,总体评估的结果是三季度的地产需求仍有一定延续性,四季度可能会逐步转弱。所以,后面建筑行业的用钢需求强度就依赖于基建能否发力!本篇我们将先从定性角度分析基建用钢的情况。
近期,***和联合下发了专项债发行的文件——《关于做好地方***专项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市场分析认为专项债就是着重为基建定制的,后面基建应该有发力的空间。对此,本文将***分析下半年的基建行业能否撑起建筑用钢的半边天?
1 基建***和房地产***共同支撑建筑用钢需求
基建与房地产是分析国内内需的关键因素。2018年,***固定资产***总额为63.6万亿,同比增长5.9%;而房地产***为12.03万亿,同比增长9.5%;基础设施***为14.53万亿,同比增长3.8%。因此,国内的固投结构中,基建和房地产占据主要位置,二者共同支撑着建筑用钢的需求。


库存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缓冲,钢材短期供需之间的差值会表现为钢材库存的变化。2019年初,由于春节早、短流程钢厂利润差等原因,今年初库存低于2018年同期,因此,春节后的钢材走势也强于2018年同期。但是截止到2019年5月31日,钢材社会库存已经高于2018年同期,而截止到2019年6月14日,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主要钢材品种的社会库存达到1122万吨,环比增加了2.83%,同比则增加了12.36%。从钢材的短期供需来看,钢材的短期供需都已经明显走弱。
从长期的需求来看,钢材需求的忧虑也显示在数据上。
首先,在房地产方面。房地产是我国传统经济的代表,是钢材的用钢大户。2018年1月~5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10.8%,但2019年1月~5月份累计同比增速则回落至10.5%。从单月数据来看,今年5月份新开工数据从前期的15%以上大幅回落至4%,预计6月份单月数据可能转为负增长。房地产的增速回落,会使得用钢量在长期得不到支撑。
其次,在基建方面。按的数据来看,5月份,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同比增速为4%,增速下滑0.4%,单月增速下降更快。迫使***不得不出台一些政策去稳基建,包括地方***专项债可以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等。但受地方******透明化、项目终身追责制等方面的制约,基建即使有所回暖,增速可能也只能和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持平或略低。
再次,在消费品方面。汽车是钢材消费品中的用钢大户。由于补贴政策的退出,前期透支的汽车消费在今年大幅回落,5月份汽车产量为185.1万辆,同比下降21.5%,销售191.3万辆,同比下滑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