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线卫生管理
雏鸡入笼后,前三天的饮水可以稍微加热一下,温度适中,且饮水中可以添加一定的,以减少雏鸡不适应外界的腹泻现象,预防早期。二、在日粮中配比一定比例的粗纤维,保证在禽体内形成一定的高纤维碳水化合物,多种***在禽体内高纤维碳水化合物的运动中,难以存留,减少了发病机率。为保持真空饮水器中的液体保持平衡,一般在饮水器下面垫一个平衡的物体。随着雏鸡的生长,及时提高垫的物体的高度,以保证饮水卫生。育雏期的工作量比较大,早用水线可以降低人工的工作量,还能保证饮水卫生。
在蛋鸡笼养殖中养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蛋鸡的生长大于情况和产蛋量,在养殖中如何才能保障蛋鸡良好的生长环境呢?
1.适宜的温度
在鸡群的活动范围之内其背部高度处的温度在1-3日龄时为34℃左右,在4-7日龄时为31-33℃,第二周龄时为29-31℃,第三周龄时为26-29℃,第四周龄时为23-26℃,一直到其出栏温度都要保持在20-25℃.对于肉鸡笼养鸡来说其温度的控制还要根据肉鸡的行为表现来进行施温,避免鸡舍内温度的大幅度波动。5、循序渐进的通风系统、循序渐进的供暖系统、循序渐进的降温系统,员工对设备不熟悉、操作不规范甚至操作失误、错误是环境控制的死角和主要应激的源头,要通过加强现场培训来克服。
2.合理的光照
前三天要对鸡群进行连续的照明,4天后一直到出栏每天需要照明21小时,关灯3小时;第1周光照强度按照每平方米5瓦的白炽灯照光度执行,第二周以后按照每平方米3—3.5瓦的白炽灯照光度执行。
3.通风换气
且鸡舍内的通风工作是养殖户每天都要进行的工作,第1周鸡舍内的换气量比较小,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加,其换气量也要加大。在外界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肉鸡身上。如果在外界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需要经常打开门窗或者风机进行通风,除了在高温的夏季,一般要求鸡舍内的气流速度在0.1-0.35米/秒,鸡舍内的环境要保证工作人员进入之后没有明显的刺鼻感觉。养殖户们在进行防蝇工作的时候,要求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
4.相对湿度
第1周湿度控制在65%左右,在第二周以后控制在60%-65%,一定要注意防止鸡舍内潮湿。
蛋鸡笼是产蛋鸡群生活的地方。蛋鸡笼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鸡群的生产能力。层叠式蛋鸡笼养设备,鸡笼尺寸有多种规格。考虑到鸡群要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平均每只鸡的笼床面积选择450平方厘米为宜,其中单笼饲养5只~6只产蛋鸡时,鸡笼尺寸为600毫米(深)×450毫米(宽)×430毫米(高)。鸡笼底网要求网格的密度要合适,底网的强度和弹性要合适,角度要合理。角度为9°,破蛋率小于1%。第1周光照强度按照每平方米5瓦的白炽灯照光度执行,第二周以后按照每平方米3—3。底网用高强度、高弹性的优质材料制作,满足蛋鸡行走舒适,鸡蛋滚动顺利、破蛋率低、脏蛋率低的技术要求。
笼门一般采取横拉门结构,做到开启方便,可防止"跑鸡"情况发生,而且在采食时,蛋鸡不能把头抬起来甩料,可节省3%以上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