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愤怒的”油条如何“诞生”的?
说起油条,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中国老百姓们***喜欢的传统早点之一。相传在南宋年间,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油炸桧)来表达愤怒。人们吃“油炸桧”,只是为了宣恨,但是吃着吃着觉得味道还挺好的,价格也不贵,所以吃的人和做“油炸桧”的人在街头巷尾渐渐多了起来,逐渐流传到了各地,成了一道常见的早点,在流传的过程中,“油炸桧”也简称为“油条”。
1.3 预冷温度对油条质构特性的影响
随预冷温度的降低,复炸后油条的硬度、黏性、咀嚼性、剪切力均逐渐降低,弹性逐渐增大。不同预冷温度,油条弹性和黏性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5、15 ℃预冷与其他预冷温度油条硬度和咀嚼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5℃预冷油条硬度、咀嚼性和剪切力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0.05)。
做法二
原料:面粉300克,温牛奶250毫升,泡打粉1小勺,小苏打半小勺,盐1小勺,植物油25克。
做法:
1.把泡打粉、小苏打和盐用温牛奶化开,和面粉和好揉匀,再倒入少许植物油,揉光滑,盖上盖子放在常温下一夜(注意不能放进冰箱);
2.次日早上,把面放在抹了油的案板上,不用揉,直接平摊并整理成宽约7cm、厚约1cm的长条,再用刀切成宽2cm的小条。然后用筷子在每个小条上顺压一下,再把每两个小条的两头捏在一起;
3.锅热倒油,油温较高时把做好的油条生坯抻长后,放入油锅里炸至金***捞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