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味品的硬标准是什么?
中国调味品协会科技处处长左宝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酱油主要看“氨基酸态氮”,这是反映产品质量的硬指标。因为不论酱油的名字多么新奇,标签怎么花哨,“氨基酸态氮”是必须标注的一项内容。
什么是“氨基酸态氮”呢?***介绍,它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食物中的氮有许多来源,而来自于氨基酸形式的氮越高,就说明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氨基酸不但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更是食物鲜美味道的主要来源。我们熟悉的鸡肉、鱼肉、蘑菇、鸡蛋等,就是因为本身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才会味道格外鲜美。在碱性环境中,谷氨酸钠会变成谷氨酸二钠,使鲜味降低,甚至失去鲜味。因此,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就说明氨基酸越多,不但营养高,而且鲜味也越浓。
“氨基酸态氮”是酱油产品分级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特级、一级、二级、三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0.8、≥0.7、≥0.55、≥0.4克/100毫升。不过,我们常见的老抽、生抽等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并没有特殊差异,因为老抽和生抽的区别是制作工艺的区别,并不是质量和鲜味的区别。一、差异化特色菜餐饮,将会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在这种餐饮店当中,大厨必不可少,甚至会越来越重要。记者在超市也发现,某品牌的老抽酱油氨基酸态氮≥0.4克/100毫升,该品牌普通生抽为≥0.5克/100毫升,而特级金标生抽则达≥1.2克/100毫升。
调味品在国内目前的发展情况
随着未来行业整合的深化,调味品行业有望提速。作为我国传统产业,一直以来,人们对调味品产品的印象就是包装落后、档次不高,***值,是名副其实的“小产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调味品产品越来越趋向***化,功能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我们公司是一家鸡精生产厂家,主要经营各种调味品系列,在经济发达地区每消费10元食品,其中就包含了1元的调味品消费。目前,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大市场,调味品产业“小产品,大市场”格局正在形成。2003年,王守义去世时,把企业交给了三个儿子:二儿子王银良控股,三儿子王铜良和四儿子王铁良也是股东。从行业细分领域来看,食醋行业集中度***1低,未来有很大的整合空间,而且符合健康消费的大趋势。食醋衍生品众多,衍生品有可能开拓出空白细分市场,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味精使用方法
1.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2.对酸性强的菜肴,如:糖醋、醋熘菜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3.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4.味精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苦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每道菜不应超过0.5克。
5.做菜使用味精,应在菜快炒好时加入。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没有鲜味。
6.注意投放温度,味精在120℃的高温时会变成焦谷氨酸钠,会失去鲜味和营养,因而炸制食品,急火快炒时不宜使用,投放味精的适宜温度是70~80℃,此时鲜味***浓。
7.注意投放时间,***1好在汤菜出锅前投放,不要提前,也不要与原料同时投入或烹调中途加入,腌菜时不要使用味精。
8.注意适量,就科学家研究表示使用味精过量,容易导致肥胖。
9.3个月内的***食物中不宜使用味精。
10,过多食用味精有可能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