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TPE材料的粘性问题,在这里谈三种不同意义的粘性:
1.TPE材料的自粘性;指的是TPE材料表面具有很强的黏贴性,类似表面涂了胶水一样。这种具有强自粘性的TPE材料可用于粘贴日常用品,防止触碰跌落或翻倒。类似的TPE材料,国外某TPE生产商有专门研发,并申请了专利。实际上,在常规TPE配混体系中,加入与主体配混体系相容性好的增粘剂,即可提升TPE材料表面的粘性。这类粘性是正面的,是用户所诉求和希望的。
2.软性TPE材料表面的粘性。一些低硬度的TPE材料,由于配混料中油组分含量多,导致软性TPE材料表面有一种粘手的感觉。这种粘手的感觉是配方中的油导致的。通常基于SBS基础的TPE(TPR)更容易出现表面粘手的问题,这类粘性是的,是用户希望消除的。
3.包覆成型时的粘性问题。这里说的粘性,指的是TPE与被包覆基材(塑料)由于具有接近的溶解度sp或者良好的相容性,在高温塑成型时,在两种材料的结合面产生的熔接粘合作用。粘合作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TPE与被包覆塑料的表面亲和度(相似的熔点,接近的极性和表面张力等等)

TPE复合面料产品特点:
无孔、透湿、晶点少,防水、防风、弹性好,柔软性好,耐洗涤;使用温度范围是-30℃到 180℃;适合多种复合工艺。
TPE复合面料的优点:
1. 易于回收利用,降低成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逸出毛边、挤出废胶)和终出现的废品,可以直接返回再利用;用过的TPE旧品可以简单再生之后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扩大再生资源来源。
2. 节能。热塑性弹性体大多不需要硫化或硫化时间很短,可以有效节约能源。以高压软管生产能耗为例:橡胶为188MJ/kg,TPE为144MJ/kg,可节能达25%以上。
3. 应用领域更广。由于TPE兼具橡胶和塑料的优点,为橡胶工业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
4. 可用于塑料的增强、增韧改性。自补强性大,配方简化,配合剂对聚合物的影响制约小,质量性能更易掌握。但TPE的耐热性不如橡胶,随着温度上升而物性下降幅度较大,因而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同时,压缩变形、弹性回复、耐久性等同橡胶相比较差,价格上也往往高于同类橡胶。尽管如此,TPE的优点仍十分突出,各种新型的TPE产品也不断开发出来。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橡胶新型原料,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TPE制件收缩形式:
1.热胀冷缩
由充填模腔时的高温熔体到制品成型冷却的过程中,塑件脱模时发生弹性***、塑性变形,导致塑件尺寸缩小。为此型腔设计时必须考虑予以补偿。
2.成型时方向重排列,TPE塑件呈现各向异性。
沿料流方向(即平行方向)则收缩大、强度高;与料流直角方向(即垂直方向)则收缩小、强度低。另外,成形时由于塑件各部位密度及填料分布不匀,故使收缩也不匀。产生收缩差使塑件易发生翘曲、变形、裂纹,尤其在挤塑及***成形时则方向性更为明显。因此,模具设计时应考虑收缩方向性按塑件形状、流料方向选取收缩率为宜。
3.制品后收缩
塑件成形时,由于受成形压力、剪切应力、各向异性、密度不匀、填料分布不匀、模温不匀、硬化不匀、塑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一系列应力的作用,在粘流态时不能全部消失,故塑件在应力状态下成形时存在残余应力。当脱模后由于应力趋向平衡及贮存条件的影响,使残余应力发生变化而使塑件发生再收缩称为后收缩。一般塑件在脱模后10小时内变化,24小时后基本定型,但后稳定要经30-60天。通常热塑性塑料的后收缩比热固性大,挤塑及***成形的比压塑成形的大。
4.后处理收缩
有时塑件按性能及工艺要求,成形后需进行热处理,处理后也会导致塑件尺寸发生变化。故模具设计时对高精度塑件则应考虑后收缩及后处理收缩的误差并予以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