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纸政令,中国上海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运动。
有人说,这推进了中国现代文明的进程。
在科学、民主、法制、公平等现代的宏大叙事中,终于有了垃圾的一席之地。
这场迟到的文明在非上海籍人士看来像“吐槽大会”一般精彩。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在从小刻在我们内心的行为标语下,我们都想成为拎得清的上海人。
为支持环保大业,有觉悟的国人满是“搞事情”的热情。振臂一呼:我们要在垃圾分类上弯道超车,赶日超欧!
于是出现了一批热情又较真的社区角色:垃圾分拣工兢兢业业,居委会大妈火眼金睛,小哥开拓了新业务。风里雨里,垃圾桶旁等你。
在时间轮加速前进的魔都,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成本的垃圾分类业务着实让不少人叫苦不迭,人类迷惑行为层出不穷。
为了推广垃圾分类,督导员们也会根据不同小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办法。以这个小区为例,结合着小区里老年人多的特点,督导员们就借鉴了在商业活动中常用的送鸡蛋的办法,对于每天来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居民,督导员们会为他们“打卡签到”,连续7天投放,就可以领两个鸡蛋。一个月下来,鸡蛋送出去了两筐,但居民们的参与度提高了一倍。
上海的垃圾分类可谓是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垃圾分类这一十分有意义的行为也将会开始慢慢在***推行,那么,垃圾分类来了,你们的垃圾桶准备好了吗?相信很多人在家里准备的垃圾桶还只是普通的垃圾桶,那么当面对垃圾分类的时候就会比较头疼,而这时候你需要的可能是一个分类垃圾桶,例如小米有品上上线的这个双层分类垃圾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