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1流茶叶、二流包装、三流价格”,从这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留下的,对茶叶出口的描述话语中,我们能看到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这种从内到外的思绪变化,一步一步衰落的自信心,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忧愁。
茶叶出口向为我国贸易大宗,在清末中英贸易中更占肯定的顺差地位。可是等到中英事件后的第47年,这项贸易已趋衰落。
1889年,中国茶对英出口量第1次被印度茶超过,“进入二十世纪后更是一落千丈,经营茶叶不再是快速敛钱的捷径,华商甚至将其视为畏途。”
那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茶斩获不少奖项,但由于含金量有限(说是万国,其实只有三十几个***参加,欧州诸国忙于一战无暇顾及),并没有将中国茶叶带出泥潭,反而是内忧(假茶出现)外患之下愈加困难。“外茶在国内销场广泛,就上海一处而论,街头巷尾的外国的百货店糖食店,都有出售大小各种的印度锡兰及爪哇红茶,即使是国人所经营的大百货商店乃至很小的面包店,也都自替其卖,陈列装潢,都在国产的红茶之上。”1935年吴觉农、胡浩川合著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从包装等各方面显示出中国茶的劣势,准备领中国茶叶走向复兴之路。
现在的包装礼盒制作都不在是简单的黑白或是瓦楞盒单调的颜色,简单的包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挑剔的眼光。茶叶包装盒设计图案的作用也是为了吸引大众的眼光,设计不同的图案是为迎合不同品味的消费者。图案的运用使商品更加形象、生动有趣,应充分借助的视觉图形使消费者产生丰富的心理联想,牵动消费者的感情,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