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汽车市场,虽然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欧洲各国也在谋划和出台本国停售内燃机的年份时间。但是不可否认,内燃机依旧是***汽车市场的主力。内燃机顾名思义就是燃料与空气在发动机内部燃烧产生下压力,然后向外输出扭力的机械。那么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就需要被冷却和降温,否则机器很可能会被"烧坏"或出现其他一些故障。防冻液在此扮演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汽车正常的***项目中,每行驶一年,需更换发动机防冻液,特殊车辆防冻液更换频率要高。
分类
汽车防冻剂的种类很多,像无机物中的氯化钙(C***2)、有机物中的甲1醇(CH3OH)、乙醇(C2H5OH,俗名酒精)、乙二醇(C2H4(OH)2,俗名甜醇)、丙三醇(C3H5(OH)3,俗名甘油)、润滑油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砂糖、蜂蜜等,都可作为防冻液的母液,在加入适量纯净软水(不含或少量含有钙、镁离子的水,如蒸馏水、未受污染的雨水、雪水等,其水质的总硬度成分浓度在0-30ppm之间)后,即可成为一般意义上的防冻液。由于甲1醇\乙醇较易挥发,不适宜北方车辆使用。
汽车的冷却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所以正常来说防冻液的消耗很少。因此,大家不用更换的太过频繁,一般车型2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就可以了!像一些豪华车比如奔驰,防冻液的更换周期甚至达到了10年或20万公里。由此可见,实际上防冻液的更换周期很长,车主只要按照用户手册上的期限更换即可。千万不要听4S店里的忽悠,经常去更换防冻液!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使用的危害,并没坊间说的那么严重,如果是短期应急使用,加水是可以的,不会对节温器有损害或者堵塞冷却水道,在赛1车场就有很多赛1车直接用水作冷却液。而且,如果发现防冻冷却液低于***小值,身边又没有防冻冷却液可添加,也可以加水来暂时顶替。毕竟防冻冷却液的减少主要是水分的蒸发导致的。但如果一味的把水当成防冻液添加,就会出现不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