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oil 是双端口桥式-T 网络的一种特例。 它有两个互相耦合的电感(两个电感常常对称
设计), 和一个桥接电容组成,设计中还要考虑两个电感的耦合因子、 线上插损等因素。
当某个负载加到 T-coil 电路时, 从节点 1 或 2 处看到的阻抗比较特殊;以及这两个节点
到节点 3(一般连接负载电容的)的传输函数(Vout/Vin)特性也比较有研究价值。
以一个共源级 mos 为例来讲,其输出的负载电容为 CL。当高频时, CL 容抗很小, M1 的
小信号漏流被 CL 基本拉到地, 导致输出电压 Vout 降低, 增益在要求宽频范围内平坦度较
差, 导致较低的工作带宽。
解决思路一: 可以给负载电阻 RD 串联一个 LD(inductive peaking 方案), 如下图(b),
电感的感抗会随频率增加,那么总的串联阻抗(RD jwL)会随频率增加,这样会在频率提升
过程中,迫使大量电流流经 CL,实现增益宽度一致性(增益大小会有所降低),是一种提升
工作带宽方法。
解决思路二: 可以在输出的信号路径中插入一个 T-coil, 如下图(c),下来可以分析在
这种情况下,传递函数(Vout/Vin)是个啥情况。
所有电容都是由RLC电路组成,L是与引脚长度和结构相关的电感,R是引脚电阻,C为电容。串连的L和C会在某个频点谐振,而该频率点可以通过计算给出。谐振时电容的阻抗极低,能有效分流射频能量。频率高于电容的自谐振点时,电容就表现出电感的特性,并且感抗值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变大,旁路和退耦的功能相应减弱。因此旁路和退耦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电容(表贴形式,插装形式)引脚的电感,电容与元件间的引线电感及连接焊盘(或过孔)的电感
————————————————
射频芯片一zhidao般就是指进行射频信号收发的芯片,在手机中,和基带芯片近似等同,因为基带就是对信号进行收发、调制解版调等操作的芯片。
但至于某个功能是否在某个芯片里,就是不一定的事情了。有些手机CPU内,集成应用权处理器、基带处理器、GPS等。而有些CPU只有应用处理器部分,需要再配合其它的专用WiFi、蜂窝基带芯片,才能实现通讯能力。
严格意义上说,射频的确只负责收发,但信号的收发和调制解调是必需的两个环节,所以一般都是把这两个功能做进一个芯片里,减小体积、功耗。一般这个芯片就叫做基带芯片——一个芯片解决关于信号的所有问题。
GPS的具体机制我是不知道的,但GPS的民码部分是公开的,你感兴趣可以去搜。而且GPS是***系统,在小信号和背景噪音处理上比一般蜂窝网络要求高一些,我老师以前说GPS的军码信号甚至是淹没在噪音背景里的。但总体的方式都是信号搜寻——加——调制解调这个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