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样才能把小型养猪场培养好
预防关。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1、猪病种类多而病因复杂,但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仍然是传播病,尤其是猪丹毒、猪肺疫、大肠菌病等。刚出生的猪接受温度为32℃,要在培养箱里存放1~3天,4~7天的年龄时为28~30℃,15~30天的年龄为22~25℃,2~3个月为22℃。应坚持“预防为先,防治并举”的原则,猪场至少每7天带猪消毒1次,一旦发现病猪,立即隔离。建议养殖户用发酵床养猪技术,除臭环保,零排放。由于猪长期生活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并能拱食发酵床中的有益菌,所以,能提高猪的抗病能力,使猪很少生病。
2、在注重预防传播病的同时,也要警惕消耗性***,如气喘病、疥癣等。对新进仔猪,进圈后8~10天在其饲料中拌入驱虫药进行驱虫。在其体重达70公斤时,再驱虫1次。
如何有效提高养猪场效率
(1)猪群规模和饲养密度要适宜 一般每群饲养10~20头猪为宜,不要超过25头。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手段:通过准确的系统分段来饲养种猪,保障母猪各阶段的正确食量与营养,加强种猪系统关键营养,如繁殖系统关键营养。随着肥育猪体重增大,每头猪所需的面积相应增大。15~60千克的生长育肥猪每头所需面积为0.6~1.0米2,60千克以上的育肥猪每头所需面积为1.0~1.2米2。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2)供给充足而洁净的饮水 一般春秋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4倍,夏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冬季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3倍。水槽与料槽分开,自动饮水器要经常检查水的流速,防止水流不畅影响猪只饮水。
(3)采用适宜的饲喂次数 一般育肥猪60千克体重以前日喂3次,60千克体重以后日喂2次。
如何避免因饲料浪费带给养猪场的亏损
优化饲料配方设计,提升肉猪生产效率
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不匹配,氨基酸不平衡,钙磷比例不平衡,营养源可消化性、可利用性差等不合理的饲料配方会导致猪只采食量不足或过量,不能发挥其生产性能,造成饲料浪费。
使用有效氨基酸、有效磷、净能计算配方,合理平衡各营养组分之比例,可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达到节约之目的。降低昂贵蛋白原料的使用可减少蛋白消化的热增殖,高净能,补上充足的廉价氨基酸原料,配方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同时还可减少蛋白质的浪费和氮的排泄。也就是说,当母猪刚生产不久时,遇到别的、不是自已生的小猪的时候,它就会愤怒的“嘶咬”,这是所有母性动物的本能,因为它会认为其它的猪仔会伤害自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