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电容都是由RLC电路组成,L是与引脚长度和结构相关的电感,R是引脚电阻,C为电容。串连的L和C会在某个频点谐振,而该频率点可以通过计算给出。谐振时电容的阻抗极低,能有效分流射频能量。频率高于电容的自谐振点时,电容就表现出电感的特性,并且感抗值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变大,旁路和退耦的功能相应减弱。因此旁路和退耦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电容(表贴形式,插装形式)引脚的电感,电容与元件间的引线电感及连接焊盘(或过孔)的电感
————————————————
l 综合功能:以软件内建函数(Ld,L,Qd,R,etc))为目标值或者以户自建函数为目标进行综合,由软件自动计算出符合目标要求的器件;
l 扫描功能:允许用户同时扫描多个版图参数(如电感宽度,外径,圈数等);只要是在器件库中定义的参数,都可以作为扫描目标进行扫描;
l 综合 扫描:综合与扫描一起使用,从而设计出的器件;用户设置综合的目标值并同时设置多个变量进行扫描,软件在设置的参数范围内综合出符合目标值的多个尺寸的器件,供用户在这些满足要求的器件中选择器件(Q值更高或者面积更小),节省
l 成本,提升设计质量;
计中牵扯到 2 个主要参数(LAB、 K),需同时满足目标值,所以将 LAB 进行优化设定,
而 K 值通过 sweep 生成多个拓扑结构进行选取。
(1) 先将‘turns’设置为 3,直接,看看默认这些物理参数条件下 LAB 大概是
多少,结果尽量在目标值 1.5nH 左右, 方便后续优化 sweep 迭代。
(2) 对 LAB 进行优化,选‘Outer Radius’进行调整,目标值 1.5n, 频率点就默认的
即可。(反正看的是全频段结果,在高频时应该感值会增加)
(3) Sweep 设置, 为了得到较多的物理拓扑结构, 选择 2 个物理尺寸进行扫描(线
宽 w 和线间距 S),将‘Width’和‘Spacing’设置为变量 w、 s 后,点击‘OK’,
会弹出变量设置对话框。设置 s、w 的起止尺寸和点数(注意不要违反 DRC rule)。
本例中 w 设置 6 个点, s 设置 5 个点,这样会有 30 个拓扑结构, 那么 K 值选择
范围会大些。
(4) 类型自行选择,本例为了快速,选择的低精度‘interconnect’。也仅生
成 nport 模型,没有勾选集总 PBM 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