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牛对果树的危害
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害虫,常见危害树木的天牛主要用有星天牛、红颈天牛、桑天牛、光肩天牛等,均以幼虫在寄主木质部内越冬,并长期蛀食危害。幼虫以蛀食针叶或阔叶类树种的树干及枝干(如苹果、樱桃、桃、李、杨、柳、刺槐、白蜡、毛白杨、赤松等多种林木)。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在玩的时候,当心别被天牛强壮的上颚咬着手。
天牛一般2~3年发生一代。成虫多在6月~8月间出现,但以6月下旬至7月发生较盛。成虫出现后,先啃食树皮,然后产卵其中,卵期大约10来天,即开始孵化幼虫。初孵幼虫先寄食于树皮下的形成层,随着虫龄的增长逐渐蛀入木质部,被害树干常有树液自蛀孔流出。此外,中国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水牯牛”、“水牛”等,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春牛儿”。被害树,常因韧皮部、木质部受损,养分、水分的输导受阻,而树势削弱,生长不良;受害严重的树易遭风折,或全树因树干被蛀空而枯死,其木材的使用价值也因此而降低。所以对天牛的防治不可忽视。
天牛因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因而得天牛之名;又因它发出“咔嚓、咔嚓”之声,其声很象是锯树之声,故又被称作“锯树郎”。此外,中国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水牯牛”、“水牛”等,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春牛儿”。此虫因种类不同,体形的大小差别极大,大者体长可达11cm,而小者体长仅0.4~0.5cm,此虫特别的特征是其触角极长,中国华北有一种叫做长角灰天牛的,其触角长度可达自身体长的4~5倍,普通所见的天牛,其触须亦可达10cm左右。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它强有力的下巴。产品简介:天牛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天牛体色大多为黑色,体上具有金属的光泽,其成虫常见于林区、果园等处,飞行时鞘翅张开不动,由内翅扇动,发出“嘤嘤”之声。它多数为1年发生1代,也有3年2代或2年一代的,是危害杨、柳、桑、槐、梧桐、苦楝等树木的
物理防治
1、对有假死性的天牛可用人工震落捕杀,也可利用一些天牛在干基栖息的特性***人工捕杀。
2、在松树中注入 、乙烯利或磷,刺激分泌量增多,诱成虫在饵树上产卵,然后将饵树剥皮处理。
3、于离地面2亩以下树干涂白,防止双条杉天牛、云斑***天牛、桃红颈天牛等成虫在寄主上产卵。
4、用沥青、清漆等涂桑树剪口、锯口,防止桑脊虎天牛产卵。
5、锤击虫卵和小幼虫,或刮除虫疱。
6、虫害木水浸或曝晒。水浸需12个月。将虫害木剥皮后在烈日下曝晒,并翻转几次。
7、真空充氮法防治仓贮竹木器材的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