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社会公众是城市的主人,因而也是城市规划的服务对象。社会公众认为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其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因而城市规划就是一种公共政策,是维护公众利益的机制。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规划的重要环节。
2.城市规划运作应该强化公众参与,社会公众有了解和参与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的权利,以便自觉地维护自身的利益。
1.城市模型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20世纪初到50年代中期是城市模型发展的初级阶段,
2.主要经历了一般概念模型、数学(或分析)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模型等几个阶段(图1)。
3.从1990年代N开始,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和GIS技术的日益成熟,GIS在城市模型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与城市模型的集成已经成为侧重于计算机模拟的城市模型发展的重要趋势。
1.准确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实行优化组合并在时间上实行优化组合的科学安排,是实现区域战略目标,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2.规划区域应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谋求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使自然、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区域政策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企业布局区位的政策,属于微观政策范畴,如补贴政策、区位控制和产业支持政策等;
4.另一类是影响区域人民收入与地区***的政策,属于宏观政策范畴,可用以调整区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