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上云通俗理解|上云是什么
要谈企业上云,还要先从云谈起。这里的云,也就是云计算,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模式。
云计算是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云计算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
如果你还没理解,用大白话说一下。打个比方,过去你的企业要用计算机办公,只能自己花钱买,还得根据设计师、财务、销售等不同的岗位购买不同配置的计算机。同时,企业需要内部局域网,还要搭建机房,购买服务器、防火墙,增设维护岗位。
为了企业运营更规范,还要花费数十万到数百万购买ERP、CRM、SCM、OA、HR等软件系统,且很多企业还存在这管理资源浪费的情况。这部分费用因企业规模而定,但对每个企业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尤其是大中型企业。
现在好了。有了云计算,硬件方面,你就不用搭机房,也不需要服务器和网管维护,职员使用的计算机也不用多高配置,只要一个配置低的笔记本或者一体机就能解决问题。软件方面,之前企业所用的所有企业管理软件现在都不需要自搭服务器,这些系统现在都在云上,你只需要根据企业需求购买相应的服务,再也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一句话,云计算可使企业成本大大降低。
为什么上云|上云的好处
前面说了云计算和企业上云,都是为了解答“企业为什么要上云?”。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小往大说。
小的一面,是自身发展难题,使得企业产生了对云计算的需求。对大部分企业而言,使用云计算服务多是因为IT系统及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IT成本居高不下资源利用率低、IT资源管理困难、安全程度低等原因。所以,我们说企业上云要根据自身IT系统的情况来定,要考虑企业IT现状、企业发展现状等因素,不要为了云而上云。
从大的方面讲,企业上云与工业互联网密切相关。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和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今***各国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再工业化”“产业回归”战略,以继续稳固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地位。
但目前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甚至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处于工业2.0阶段。虽然至2016年中国工业云平台企业用户数已超60 万,年均增长也超过了146%,相对超7000万的中小企业,这个数字仍少的可怜。IDC数据显示,中国公有云市场不及美国 3%,而美国大概只有2800万家中小企业,可见中国企业上云程度有多低。
因此,中国要构建相应规模的产业互联网,先要从企业应用云计算开始。可以说,“企业上云”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
企业为什么要上云|企业上云|千企上云
IT资源1.门户网站上云采用云主机部署门户网站的web应用,实现门户网站IT资源的弹性伸缩,实现通过单一入口访问企业的各种信息资源,通过云端为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2.数据库上云采用云平台的***(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关系型数据库服务)部署基础数据库,实现跨平台、跨业务的数据库统一管理。3.存储资源上云根据数据的冷热属性,选择云平台不同类型的云数据存储,提高数据存储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4.计算资源上云按照业务需求,弹性调用云平台的计算资源,并实现集中资源管理和动态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