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投料
控制油料籽入榨时的水分和温度油料籽入榨前的水分和温度、特别是水分,对压榨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水分过高、过低都不能使榨膛形成正常的压力,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压榨效果。
在榨油时,油料籽入榨时的水分通常是凭用户的经验来判断。这里以油菜籽为例,介绍一般的判断水分的办法,供参考:
①看菜籽
用手指甲挤菜籽,有响声并分成两瓣、有油迹,说明水分合适;挤压成扁平状为水分过高;挤压成粉末状为水分过低。也可以用两块小木板轻轻搓挤菜籽,如果壳仁分开为水分合适;壳仁不能分开为水分过高;成粉末状为水分过低。
②看出油
出油流畅、油色清亮,说明水分合适;油色浅、泡沫多、出油不流畅,说明水分过高;油色深而浑浊、粉状渣增多,说明水分过低。
③看出饼
出饼成片状,略有弹性,冷却后,折断声脆,断口处强度好、类似锯齿,手捏不粘,内面光滑,外面有裂纹,表面不带油迹,说明水分合适;出饼软而无力,成大片状,不易折断,表面带油渍,闻时有生味,说明水份过高;出饼酥松,或成粉末状,有焦糊味,在出饼圈处出现放炮、冒烟现象,说明水份过低。
榨料本身的性质:
(1)水分含量: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可塑性也逐渐增加。当水分达到某一点时,压榨出油情况佳。一旦略为超过此含量,则会产生很剧烈的“挤出”现象,即“突变”现象。另一方面,如果水分略低,也会使可塑性突然降低,使粒子结合松散,不利于油脂榨出。
(2)温度:榨料加热,可塑性提高;榨料冷,则可塑性降低。压榨时,若温度明显下降了,则油料粒子结合性就不好,所以出饼口饼块松散不易成型。但是,温度也不宜过高,否则将会因高温而使某些物质分成气体或产生焦味。因此,保温是压榨过程重要的条件之一。
(3)蛋白质变性:是压榨法取油所须的。但蛋白质过度变性,会使榨料塑性降低,从而提高榨油机的“挤出” 压力,这与提高水分和温度的作用相反。榨料中蛋白质变性充分与否,衡量着油料内胶体结构***的程度。压榨时,由于加热与高压的联合作用,会使蛋白质继续变性,但是温度、压力不适当,会使变性过度,同样不利于出油。因此,油料蛋白质变性,既不能调试过度而降低油料可塑性,也不能因油料变性不足而影响出油率和油品食用质量,如油中仍然带有未变性胶体物质就会影响毛油精炼。
榨油机
一台好的榨油机的本标准,首先是出油率,出油率是衡量一台榨油机好坏的的标准,一台出油率高的榨油机可以为油坊带来更多的利润和生意。其次是质量,也就是使用寿命,这就要看榨油机厂家所采用的核心的材质如何,电机、电器等质量如何,是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还有就是榨油机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螺旋榨油机分两种,一种是老式的圆排榨油机,榨膛是榨圈结构,这种老式机型出油率低,冒渣量大,使用寿命短,而且操作非常繁琐费劲,一旦遇到榨油机卡死,是非常麻烦的。而新型条排榨油机,出油率高,油线设计***,冒渣量少,温控装置也比较***,而且还带倒车功能。一个农村上年纪的妇女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