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评单位编写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后送交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单位进行评估,修改完善后送交环保局审批。环保局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是否批准建设,或建设过程中及营运过程中的环保措施的要求的批复。拿到批复后,便算是完成环评的全过程,等建设完工后在试运营期3个月内要向环保局申请环保验收。
哪些企业需要环评报告书?不是所有的企业认证工作都需要环评报告书的。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做环评的有三种情况,一是新成立企业时,要根据企业的性质来确定是否需要做环评,做什么类型的环评;二是企业有新改扩建项目需要在发改委等部门办理手续时,需要环保的前置审批;三是企业在上市等之前,要取得环保的守法证明,也需要做环评。
环评的流程
环评编制的程序大致包括:确定环评格式→编制环评→报批环评→取得环评批复四大步骤。详见环评审批流程图。由于省、市、区不同行政级别及各个地区的具体流程会有差异,故单个项目的环评实际流程需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
环评的划分
环评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三种。其划分依据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名录以行业分类,具体项目可能难以在名录中找到完全对应的内容,且环评格式还跟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敏感特性有关。具体的划分需要根据项目的工艺流程、产污、拟选址的环境敏***、地块土地利用规划等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石,也体现在我国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方方面面。譬如基于物理、化学技术手段的环境质量监测,基于流行病学和生理***的环境标准,基于进出平衡的物质流、能量流分析,基于流体力学、大气扩散模型、声传播模型、土壤和地下水扩散模型等数值计算的预测体系,基于统计的环境风险分析,甚至包括,基于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公众意见调查方法。此外,因为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包含对于“环境达标可能性”的分析,同时牵涉到环境治理工程的可行性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因此会包含实际工程设计与运行数据对比、包含环境和社会成本调查等等实际上是半定量、甚至是仅仅定性的分析。但是,以上种种工作都是为了环评的目的服务的: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