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环境中存在过量的氨氮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水环境中存在过量的氨氮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1)由于NH4 -N的氧化,会造成水体中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水体发黑发臭,水质下降,对水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影响。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废水中所含的有机氮将会转化成NH4 -N,NH4 -N是还原力强的无机氮形态,会进一步转化成NO2--N和NO3--N。根据生化反应计量关系,1gNH4 -N氧化成NO2--N消耗氧气3.43 g,氧化成NO3--N耗氧4.57g。 (2)水中氮素含量太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由于氮的存在,致使光合微生物(大多数为藻类)的数量增加,即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结果造成:堵塞滤池,造成滤池运转周期缩短,从而增加了水处理的费用;妨碍水上运动;藻类代谢的产物可产生引起有色度和味道的化合物;由于蓝-绿藻类产生的,家畜损伤,鱼类;由于藻类的腐烂,使水体中出现氧亏现象。 (3)水中的NO2--N和NO3--N对人和水生生物有较大的危害作用。长期饮用NO3--N含量超过10mg/L的水,会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当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达到70mg/L,即发生窒息。水中的NO2--N和胺作用会生成亚,而亚是“三致”物质。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有多种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目前对于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吹脱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技术、MAP沉淀法、化学氧化法等。 1)吹脱法 吹脱是将气体通入到液体中,使气液相互充分接触,从而使液体中的溶解气体和挥发性溶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把物质脱离的目的。 2)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指以离子交换剂上可交换离子与液相离子间发生交换的分离水中***离子方法。离子交换是一个可逆过程,其推动力靠离子间的浓度差和交换剂上功能基对离子的亲和能力。对于氨氮废水一般采用天然沸石作为离子交换剂,其利用天然沸石中的阳离子与废水中的NH4 进行交换达到脱氮目的。
生物硝化与反硝化生物
生物硝化与反硝化 生物硝化和反硝化是利用专性的好氧硝化菌和兼性反硝化菌的联合作用,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方法。此法是应用广泛的脱氮方式,但是氨氮的氧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所以曝气的费用成为该法的主要开支,为了减少曝气负荷,出现了将氨氮氧化至亚氮即进行反硝化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其不仅可以减少曝气负荷而且可以节省在反硝化过程中所需的碳源。 折点加氯法 折点加氯法指投加过量氯或次使废水中氨完全氧化成N2的方法。当通入含氨氮废水时,随着的增加,废水中氨的浓度逐渐降低,到了某一点NH4 的浓度为零,而氯的含量,若继续通入,水中游离氯逐渐增加,所以这一点为折点,在处理时所需要的量取决于温度、PH值、氨氮浓度。 化学沉淀法 氨氮化学沉淀法是一般指磷酸氨镁(简称MAP)沉淀法,是一种去除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有效方法,通过添加沉淀剂可以将铵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而沉淀物可以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