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旗袍被guo务院指1定为女性***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qi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guo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guo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3月,中国qi袍会成立,名誉会长为彭li媛。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zheng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1导人夫人的服装。
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1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旗袍的襟、领1、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旗袍与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别裁派”的一个特点,这使得旗袍进入了国际服装大家族,可以与多种现代服装组合,说明它已经“国际化和现代化了”。
旗袍,是***为当今世人所认可和推崇的中国服饰的代表。旗袍不仅拥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和装饰美感,更是中国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百年旗袍,历久弥新,变化的是时尚潮流,不变的是中国传统服饰语言。专注于旗袍的结构设计与工艺,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更能将其结构特点与传统技艺应用于现代流行服饰以拓宽设计思路,提高创新能力,进而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满足广大旗袍爱好者及服装从业者需求,普及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更好地为美化人们生活服务,我院常年举办旗袍传统工艺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