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冲压模中复杂或细长的形状不宜一次冲出
连续模中复杂和细长的形状不宜一次冲出,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应拆分为若干个冲头,并步进行冲压,这样可以使模具型孔更易加工和延长使用寿命,并方便修模,提高生产效率。
设计预留空步,便于调试和改模
在设计连续拉深件或成形尺寸不稳定的产品时不能忽视空工位的设计。对于此类模具,在设计排样图时,常在拉深和成形以后留一二个空工位,留出一些余地,以便试模后还可作适当的变更与调整。压盖零件,在次拉深和第二次拉深之间留有空工位。此外,当冲压凸模或凹模孔口距离太近时,出于保护凸模、凹模镶块、小模架、硬质合金镶件等结构的需要,也要在排样图上留出空位。在工步与后的落料工步之间留出空工位,便于凹模及卸料板安装,并提高凹模的强度。

每个产品都需要用到工艺,比如打沙拉,我们分上下沙拉,其正常冲压工艺为“冲底孔、打沙拉、精冲孔”三步,但是如果是向上打沙拉,却只能分两步而已。
以上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大部分工艺是固定工艺,不用花费太多精力进行思考。当我们遇到复杂产品的成型工艺那结果就完全不同了。如下图:
对于这种产品,在进行模具设计结构的时候,事先必须将工艺进行合理拆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折弯件,首先拆分的原则有:结构简单、方便调模、角度稳定、结构好加工、方便组装等等。
对于以上两个产品,在分析、拆分折弯工艺前,必须先确定产品的带料点位置,以此面为基准进行拆分,一图中可以非常容易的判断基准平面为中间面,因为产品为对称成型,带料中间可以很好避免拉料问题,而且双边成型工艺相同。
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1)设计材料的排样和计算毛坯尺寸。
2)计算冲压力(包括冲裁力、弯曲力、拉深力、翻边力、胀形力、及卸料力、推件力、压边力等),必要时还须计算冲压功和功率。
3)计算模具的压力中心。
4)计算或估算模具各主要零件的厚度。如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的厚度以及卸料橡皮或弹簧的自由高度等。
5)决定凸、凹模的间隙,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
6)对于拉深工序,需要决定拉深的方式(压边或不压边),计算拉深次数及中间工序的半成品尺寸。
对于有些工艺,如带料的连续拉深,则需要进行专门的工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