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温:可以将种子与湿度为60%的沙子混合,接着装进塑料袋,扎紧袋口,放于花盆中,然后将花盆埋入40~60厘米深的露地里。或者将种子放在冰箱内2-3个月,温度保持在3℃~5℃,然后拿出来播种。还可以通过冬季室外低温来自然冷冻种下种子,来年春季便可发芽出土。此类方法适用于刺梨、腊梅、丁香及一些秋播的草本花卉。变温:对于流苏、牡丹、芍药等具有胚根和胚轴双休眠习性的花卉种子,则需将种子与湿沙混合,再经过一定时间的高温变低温处理,待到春季播种即可快速发芽。要想打破休眠期,胚根一般需要25℃~32℃的高温,时长保持在1~2个月或以上,而胚轴需要3℃~5℃的低温,时长维持1~3个月。
(1)鳞茎类:具有多数肥大的鳞片。如水仙、百合。
(2)球茎类:外形如球,内部实心。
(3)块茎类:地下茎成块状,如中马蹄莲。
(4)根茎类:地下茎肥大而形成粗长的根茎,其上有明显的节与节间。如美人蕉。
(5)块根类:由根膨大而成,如大丽菊。
将混合好的基质填装穴盘,可机械操作,也可人工填装。注意尽量使每个穴孔填装均匀,并轻轻压,使基质中间略低于四周。基质不可填装过满,应略低于穴盘孔的高度,使每个穴孔的轮廓清晰可见。播种前一天应淋湿基质,达到刚好浇透的程度,即穴孔底部有水渗出的程度。淋湿的方法采用自动间歇喷水或手工多遍喷水的方式,让水分缓慢渗透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