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化燃烧设备吸附脱附 活性炭再生

1、吸附过程吸附是气体结合到固体上去的质量传递过程
***普遍使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分子筛、硅胶和活性氧化铝。这些吸附剂经过处理后表面积极大,可有效吸附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其缺点是对水有优先选择性吸附作用。所有的吸附剂在一定的高温下会发生变化。在这些温度下,其吸附能力很弱。污染物可以被解脱出来,从而使吸附剂的活性得到再生,这个过程成为脱附。为了进行连续操作,一般提供两个或多个吸附床。一个或几个吸附床在吸附时,另一个或几个吸附床则进行再生。
在吸附过程中,被收集的污染物滞留在吸附床中,只要吸附床有足够的容量,污染物就不会释放出来。但是当吸附床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饱和时,污染物便开始释放出来,这种现象称为穿透。达到饱和的吸附床需要进行再生,一般采用加热的气体对吸附床进行脱附,一方面使吸附床重新具有活性,一方面是污染物被解脱出来进行回收或分解处理。
2、燃烧过程当气流中的污染物可被氧化时,燃烧是一种彻底的污染控制方案
经常使用的活性催化剂是铂或钯的化合物,使用陶瓷作载体。使用催化剂可降低燃烧温度,节省运行费用,但是主要缺点是微量的硫和铅的化合物会使催化剂,而且特定的催化剂对每种有机污染物起到催化燃烧的作用是不同的,对有些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可能无效。
3、在燃烧工艺中,为了节省能源,一般对燃烧使用或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
有机废气是石油化工、轻工、塑料、印刷、涂料等行业排放的常见污染物,有机废气中常含有烃类化合物(芳烃、烷烃、烯烃)、含氧有机化合物(醇、、有机酸等)、含氮、硫、卤素及含磷有机化合物等。如对这些废气不加处理,直接排入大气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健康。传统的有机废气净化方法包括吸附法、冷凝法和直接燃烧法等,这些方法常有易产生二次污染、能耗大、易受有机废气浓度和温度限制等缺点。而新兴的VOC催化燃烧装置已由实验阶段走向工程实践,并逐渐应用于石油化工、、印刷、涂料、电线加工等行业。

废气催化燃烧设备针对中低浓度废气,利用吸附-催化燃烧工艺进行回收净化的过程如下:有机废气经去除粉尘等预处理后,进入装有***吸附剂的吸附器,空气得到净化。随着吸附的进行,吸附剂逐渐达到饱和,在与高温热空气的接触过程中,有机废气被脱附下来形成高度浓缩的废气,同时吸附床得到再生。再生后的吸附床又可进行吸附作业。经脱附形成的浓缩废气进入催化燃烧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达标排放。

废气催化燃烧设备的催化燃烧过程是在催化燃烧装置中进行的。有机废气先通过热交换器预热到200~400℃,再进入燃烧室,通过催化剂床时,碳氢化合物的分子和混合气体中的氧分子分别被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而活化。由于表面吸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碳氢化合物与氧分子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RCO催化燃烧设备产品特点:
1.结构简单,节能省力,无二次污染。设备占地面积小,重量轻。
2、采用窝蜂陶瓷状为载体的催化剂,阻力小,活性高。当有机蒸汽浓度达到2000ppm以上时,可维持自燃。
3、耗电量小,由于床层阻力小,用低压风机就可以工作,耗电少,噪音低。
4、吸附有机物废气的活性炭层,用催化燃烧后的废气进行脱附,吸附后的气体再送催化燃烧室进行净化,运行费用低,节能效果显著

RCO工作原理:废气经收集后,通过旋转阀门进入事先蓄热的蓄热层,蓄热层将热量传递给废气,废气达到反应温度后,在催化剂层上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过另外一个蓄热层,将热量传递给该蓄热层,气体得到冷却,蓄热层温度得到升高。到达规定程度的时候,气体流向发生反转,未处理的低温废气进入上一循环已蓄热的蓄热层,然后发生催化反应后,又将热量传递给上一循环冷却的蓄热层。如此循环操作,实现污染物的催化氧化反应和热量的循环。
RCO产品性能特点:
一:操作方便,设备工作时,实现自动控制。
二:设备启动,仅需15~30分钟升温至起燃温度,耗能仅为风机功率,浓度较低时自动补偿。
三:采用当今***的钯、铂浸渍的蜂窝状陶瓷载体催化剂,比表面积大,阻力小,净化率高。
四:余热可返回烘道,降低原烘道中消耗功率;也可作其它方面的热源。
五:使用寿命长,催化剂一般两年更换,并且载体可循环。
六:不产生氮氧化物(NOX)等二次污染物;
七:工作效率高、净化效率高达99%以上;
八:热量回收率,热回收效率≥95%。
九:占地面积小:仅为同行业同类产品的70%~80%,且设备基础无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