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壳式换热器冷却特点1.传热管采用外表面轧制翅片的铜管,导热系数高,换热面积大。
2.导流板引导壳程流体在换热器内呈折线形连续流动,导流板间距可根据流速进行调节,结构坚固,能满足大流量甚至超大流量、脉动频率高的壳程流体换热。
3.当壳程流体为油液时,适用于粘度低和较清洁的油液换热。
安装要点1)、热交换器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做水压试验,蒸汽部分应不低于蒸汽供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低于0.4MPa。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压力不降。
2)、管壳式换热器前端应留有抽卸管束的空间,即其封头于墙壁或屋顶的距离不得小于换热器的长度,设备运行操作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8m。
3)、各类阀门和仪表的安装高度应便于操作和观察。
4)、加热器上部附件(一般指安全阀)的点至建筑结构点的垂直净距应满足安装检测的要求,并不得小于0.2m。

简析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机理
管壳式换热器是把管子与管板连接,再用壳体固定。它的型式大致分为固定管板式、釜式浮头式、U型管式、滑动管板式、填料函式及套管式等几种,前面我们简要介绍过。根据介质的种类、压力、温度、污垢和其他条件,管板与壳体的连接的各种结构型式特点,传热管的形状和传热条件,造价,维修检查方便等情况来选择设计制造各种管壳式换热器。
一般来说,管壳式换热器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选材范围广,清洗方便,适应性强,处理量大,工作可靠,且能适应高温高压。虽然它在结构紧凑性、传热轻度和单位金属消耗量方面无法与板式和板翅式换热器相比,但它由于具有前述的一些优点,因而在化工、石油能源等行业的应用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管壳式换热器是把管子与管板连接,再用壳体固定。它的型式大致分为固定管板式、釜式浮头式、U型管式、滑动管板式、填料函式及套管式等几种,前面我们简要介绍过。根据介质的种类、压力、温度、污垢和其他条件,管板与壳体的连接的各种结构型式特点,传热管的形状和传热条件,造价,维修检查方便等情况来选择设计制造各种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管壳式换热器设计的几点因素:1.按流体种类、冷却流体的流量、进出口温度、工作压力等计算出需要传递的热量。 2.根据流体的腐蚀性及其它特性选择管子和壳体的材料。并根据材料加工特性,流体的流量、压力、温度,换热管与壳体的温度,需要传递热量的多少,造价的高低及检修清洗方便等因素,决定采用哪一种类型的管壳式换热器。 3.确立流体的流动空间,即确定管程与壳程内分别是什么介质 4.确定参与换热器的两种流体的流向,使并流、逆流还是错流。并计算出流体的有效平均温差. 5.根据经验初选传热系数K,并估算所需传热面积A。 6.根据计算出传热面积A,参照国管式换热器标准系列,初步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参数(管径、管程数、管子根数、管长、管子排列方式、折流元件等的型式及布置、壳体直径等结构参数)。 7.根据确定的标准系列尺寸,进行传热系数的校核和阻力降的计算。后按标准选用换热器或者进行机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