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气体被喻为工业的“血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气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工业要素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我国工业气体市场空间广阔,众多领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工业气体行业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展,2002-2012年,能源,环保,医的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了传统的钢铁有色,再加上新型煤化工,尤其是煤制***大发展、节能减排要求降低能耗以及国三国四标准要求降低汽柴油含硫量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工业气体的需求增速。使用气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对瓶阀、易熔塞等附件进行修理或更换,严禁对在用气瓶进行焊接修理。
2013年,***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约为755亿美元,高于此前对2013年的预期(746亿美元),同比2012年增长8.17%,较2012年的增幅有所回升,主要原因是中国钢铁企业、光伏企业***速度超出行业预期,对工业气体市场需求增加。
化学工业与化肥工业及石油化工、石油化纤工业,对氮的需求量都大。苏联63.7%的氮气用于化学与化肥工业上,在氮、尿素、已内酰胺、乙烯、丙烯、聚***、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硅橡胶制品、电缆合成革等生产中,氮作为工艺气体已广泛应用与研究开拓。特别是乙烯装置在石油化工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我国乙烯工业经近30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1993年***乙烯产量203万吨,预计2000年我国乙烯的需要量将超过500万吨,2010年将达到800~1000万吨。吹氧炼钢,已为各国普遍采用,成为钢铁工业飞跃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国外乙烯装置是向大型化发展,新建装置规模多数在30~70万吨/年。
氮气在化工厂,主要用作保护气、置换气、洗涤气,以保障安全生产。如聚丙烯生产,要用纯氮(99.99%)作保护气、置换气。
据***提出,21世纪煤液化技术是我国能源发展方向。目前,用煤合成油有间接(热裂解或催化加氢)和直接(煤气化)液化两种方法。现在世界上煤液化生产合成石油的路线主要是通过煤气化生产合成气,然后再合成油。美国联炭公司也研究指出,从煤生产合成燃料的转化过程中使用95%~98%的中纯氧,可节能3%~8.5%。在煤的气化过程中,氧气用作将固体煤转化成可燃气体混合物的氧化剂;在煤的液化过程中,氧气用作使煤从贫氢固体烃转化成富氢液体烃的媒介物,且用氧量很大,生产1吨煤合成燃料所需氧气量,***少为0.3吨氧/1吨煤,也可能达到1吨氧/1吨煤。所以产量为10万桶/日的合成燃料装置,需要10~20套并联安装的58400~73000m3/h制氧机。冶金工业包括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过程都大量使用氧气,其明显作用是强化冶炼过程,达到增产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