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②σSG<σLS时,cosθ为负值,即θ>90°。此情况下,液体倾向于形成球状,称之为液体能润湿固体。θ=180°为完全不润湿。
2?影响界面张力的因素
(1)熔点 原子间结合力大的物质,其熔点高,表面张力也大。表1?3为几种金属的熔和表面张力。
(2)温度 对于多数金属和合金,
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即dσdt<0。这因为,温度升高时,液体质点间距增,表面质点的受力不对称性减弱,因表面张力降低。当达到液体的临界温时,由于气?液两相界面消失,表面张等于零。但是,对于某些合金,如铸
、碳钢、铜及其合金等,其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dσdt>0。如图1所示。
(2)结晶潜热 结晶潜热约占液态金属热含量的85%~90%,但是,它对不同类型合
图1?20 纯金属流动性
(金属型中浇注,试样断面积110mm
2)金的流动性影响是不同的。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
金在固定温度下凝固,在一般的浇注条件下,结晶
潜热的作用能够发挥,是估计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因
素。凝固过程中释放的潜热越多,则凝固进行得越
缓慢,流动性就越好。将具有相同过热度的纯金属
浇入冷的金属型试样中,其流动性与结晶潜热相对
应:Pb的流动性***差,Al的流动性好,Zn、Sb、
Cd、Sn依次居于中间,如图1?20所示。
还可以把固液部分划分为两个
带。在右边的带里,晶体已经连成骨架,但是液体
还能在其间移动。在左边的带里,因为已接近固相
线温度,固相占绝大部分,并已连结成为牢固的晶
体骨架,存在于骨架之间的少量液体被分割成一个
个互不沟通的小 “溶池”(图中的黑点)。当这些小
溶池进行凝固而发生体积收缩时,得不到液体的补
充。固液部分中两个带的边界叫 “补缩边界”。以
上是某一瞬间的凝固情景。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凝固区域按动态曲线所示的规律向铸件中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