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配重块的发展与历史
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极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型鼎,重约270公斤。欧洲在公元八世纪前后也开始生产铸铁件。配重块的出现,扩大了铸件的应用范围。例如在15~17世纪,德、法等国先后敷设了不少向居民供饮用水的铸铁管道。特种配重铁按造型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天然矿产砂石作为主要造型材料,如熔模配重铁、壳型配重铁、负压配重铁、泥型配重铁、实型配重铁、陶瓷型配重铁等。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等工业兴起,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配重铁技术开始有了大的发展。
配重块铸件加工的特殊要求
配重块的生产有与其他工艺不同的特点,主要是配重块的生产适应性广、需用材料和设备多、会污染环境。配重铁生产会产生粉尘、***气体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比起其他机械制造工艺来更为严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铸件的精度和全部生产过程的经济效果,主要取决于这道工序。电子显微镜等的发明,帮助人们深入到金属的微观世界,探查金属结晶的奥秘,研究金属凝固的理论,指导配重铁生产。在很多现代化的配重铁车间里,造型造芯都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
环保、优质、省成本的配重块
接着就出现了橡胶矿砂混合压制配重块,水泥配重块,橡胶充铁砂配重块等等,但是这些材质的配重块都各有缺点,在品质要求较为严格的灯饰、电器产品中;为此,在熔炼过程中要进行以控制质量为目的的各种检查测试,液态金属在达到各项规定指标后方能允许浇注。特别是出口的灯饰、电器中很难满足客户的要求,甚至直接在环保检测的时候被检测出含有不符合出口要求的成分,这样就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损坏企业信誉,给企业发展造成很大的打击。
于是有些灯饰企业开始用大理石材质的配重块,但是风险同样很大,因为大理石价格比较高,而且很脆、容易碎,这样如果因为一块“配角”的配重块碎了而造成整个、甚至整批产品退货,那样所造成的损失同样很惨重。这样,更环保、更优质、更省成本必然成为配重块的未来发展方向!50年代以后,出现了湿砂高压造型,化学硬化砂造型和造芯,负压造型以及其他特种配重铁、抛丸清理等新工艺,使铸件具有很高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良好的表面光洁度,配重铁车间的劳动条件和环境卫生也大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