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齿面的齿轮承载力较低,但生产制造很容易,跑合性好,
多用以传动系统规格和净重无严苛限定,及其少量出产的一般机械设备中。由于匹配的齿轮中,小轮承担偏重,因而为使尺寸齿轮工作中使用寿命大概相同,小传动齿轮面硬度一般要比大轮的高。在公元前100年,亚历山人的发明家赫伦发明了里程计,在里程计中使用了齿轮。硬轴颈齿轮的承载力高,这是在齿轮精切以后
,再开展热处理、感应淬火或渗碳淬火解决,以提升硬度。但在热处理中,齿轮难以避免会造成形变,因而在热处理以后须开展切削、碾磨或精切
,以清除因形变造成的偏差,提升齿轮的精度。
齿轮的材料
制造齿轮常用的钢有调质钢、淬火钢、渗碳淬火钢和渗氮钢。铸钢的强度比锻钢稍低,常用于尺寸较大的齿轮;灰铸铁的机械性能较差,可用于轻载的开式齿轮传动中;球墨铸铁可部分地代替钢制造齿轮 ;塑料齿轮多用于轻载和要求噪声低的地方,与其配对的齿轮一般用导热性好的钢齿轮。未来齿轮正向重载、高速、高精度和***率等方向发展,并力求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和经济可靠。齿轮刀具刃磨后必须对刀具前刃面径向性、容屑槽的相邻周节差、容屑槽周节的***l大累积误差、刀齿前面与内孔轴线平行度进行检验。
齿轮的精加工有哪些?
目前工业应用的齿轮精加工方式主要是剃齿、磨齿、挤齿、研齿和珩齿。
剃齿是在剃齿机上用剃齿刀剃齿,是齿轮精加工的一种方法,剃齿刀相当于齿面上开了很多刃的斜齿轮。它带动被加工齿轮相对转动,如同交错轴齿轮啮合,靠齿面上的相对滑动,剃齿刀切去齿面上很薄的一层金属,完成齿轮的精加工,剃齿机溜板的调整保证齿轮的齿向加工正确。控制齿轮的精度:齿轮精度的基本要求:经实践验证,用机械加工齿轮比较好,齿轮精度必须控制在GB10995-887~8级,线速度高于20m/s齿轮,齿距极限偏差、齿圈径向跳动公差、齿向公差一定要稳定达到7级精度。剃齿精度受剃前齿加工的精度限制。剃齿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滚齿、插齿后的软齿面精加工。
磨齿则是用砂轮对齿面进行磨削,磨齿可以磨削齿面淬硬的齿轮,消除热处理变形,提高齿轮精度。磨齿根据使用的砂轮不同,又分为:(1)锥形砂轮磨齿;(2)蝶形砂轮磨齿;(3)大平面砂轮磨齿;(4)蜗杆砂轮磨齿;(5)渐开线包络环面蜗杆砂轮磨齿;(6)成型砂轮磨齿。公元1世纪时,罗马的建筑家毕多毕斯制作的水车式制粉机上也使用了齿轮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