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对供应链的影响
经济危机后的欧美***需要制造业的回归,奥巴马在多个场合提及3D打印技术,而这个重任之所以由3D打印担当,是因为其需要的劳动力相对较少,以及明显地削弱廉价劳动力***小批量生产的优势。3D打印未来10~15年进入家庭的前景———这种***性创新,与电子书和音乐下z载一样——能够让消费者在网上定制,以及让企业能有效益地细分市场,这也意味着目前制造业的商业模式瓦解和重构的可能。
3D打印减少过度生产和零库存的可能
3D打印与大规模定制模式都可以减少过度生产与小化库存风险。但他们对物流的要求是不同的——大规模定制需要高度的供应链整合来确保在正确的时间,有适当数量和适当部件;而无模具生产以及数字化特征使得基于3D打印供应链网络以一种接近于云制造的方式运作:通过由小规模、分布式节点组成来取代目前供应链的结构和大规模生产方案。然而略为不足的是,精益供应链以大规模制造产品为主,其附加值和个性化需求比较低。目前昂贵的3D打印原料不能满足精益供应链产品对价格的要求。
为什么工业级打印费用高
以SLA(光敏树脂激光快速成型机)及SLS(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为例,由于使用了大功率激光器,除了本身的设备成本,还需要很多辅助保护工艺,不仅技术难度大,维护成本也非常高。另外3D打印的产品不是打出为就是完m美的可以直接使用的,还必需经过相应的后处理,一件3D打印产品才算完成。由于工业3D打印设备本身的维护成本及后期运营成本较高,而导致价格昂贵,因此成本不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