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程异常及分析
1.模式不清楚
原因:油墨选择不当或油墨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印刷油墨被驱动得太快,以至于印刷的图案或线条不清晰,导致图案不完整或线条断裂。油墨的粘度太高,导致印刷过程中图案不完整或断线。印刷过程中印版的堵塞会影响油墨的正常上墨。印刷时,刮擦压力不足或不均匀,导致上墨不均匀。承印物的表面不平整。
解决方案:更换合适的墨水;使用较慢的干燥溶剂制备油墨;稀释墨水或添加人触变剂以降低粘度;正确选择慢干溶剂稀释油墨,并注意印刷丝网的上墨性能;印刷时,增加刀的强度,注意刮力的均匀性。处理印刷原料的表面(例如,带有粗线的基底可以在印刷前涂上光油或其他材料)。

残留溶剂超过标准1。原因分析:油墨质量低劣,混有杂质。溶剂不良,纯度不足。印刷机温度设定不当会导致错误干燥。印刷机的干燥能力不足,溶剂挥发不完全。2.解决方案:劣质油墨中使用的粘合剂质量太差,无法有效释放溶剂。相反,它会使一级溶剂吸附在油墨中。此外,干燥温度不足以完全挥发。因此,建议选用高纯度、低粘度、流动性好的优质油墨。购买的溶剂应通过气相色谱法进行测试,以确定其纯度是否合格。应设定印刷机的干燥温度。表面印刷产品一般应由高到低设置。小面积图案设置在30~50℃,大面积图案设置在40~45℃,表面印刷产品一般在大面积的前几个单元印刷。内部印刷产品一般从低到高,低点一般设定在45~55℃。对于大面积印刷图案,可设定在60~65℃,温度可根据印刷顺序和面积大小依次设定。大面积高温和小面积低温可以保证溶剂的充分发挥,减少异味和溶剂残留超标。

漏印是指不均匀的印刷辊和印刷辊压力造成的印刷图案或文字不完整。1.原因分析:印刷压胶辊表面有凹洞,容易形成漏印。压印胶辊压力太小,容易形成渗漏。2.解决方法:用凹洞打磨胶辊表面。如果情况严重,必须考虑重新涂覆橡胶。增加胶辊的印刷压力,提高凹印油墨的转移率。附着力是指油墨在印刷表面与另一个接触面(通常是薄膜的背面)的附着力,或者油墨在印刷和卷绕后与另一个接触面的附着力。1.原因分析设备干燥能力不足,卷绕时张力过高,容易发生粘连。天气炎热,湿度高,墨水和溶剂中水分过多,容易粘连。2.解决方案是改善和提高油墨的干燥条件,并改善卷绕时的卷绕张力,其下限是膜卷不具有肋爆裂。在炎热的季节,油墨的溶剂应在使用后密封储存,以防止油墨吸水后影响印刷质量。一旦吸水,油墨的溶剂可以通过提高印刷速度和干燥温度来防止油墨粘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