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模块的传输特点以及特性分析
1.微发射功率。不同的传输间隔具有不同的发射功率,从10mW到100mW不等。云台一般采用的是220V的民用交流电源,内部再转换成可使用的直流电源,JZ871和JZ872系列的无线数传模块一般使用3~5V的直流电压,功耗很低,所以具有省电的特点。
2.I***频段工作频率,无需申请频点。载频频率429-438MHz。
3.高抗干扰能力和低误码率。基于GFSK的调制方式,采用***通讯协议,在信道误码率为10-2时,可得到实际误码率10-5~10-6。云台的传输协议一般非常简单,而且数据包很短,同时一般一个Byte就是校验位,本身就具有纠错的能力。针对云台的间歇式通讯和小数据包传输的特点,无线模块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可操纵性。
无线收发模块传输距离越远越好么?
经常买模块的客户都知道,无线收发模块的传输距离并非是越远越好。一般情况下模块的距离越远,功率越大,体积越大,一味的追求远距离通讯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实际项目应用中,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通讯稳定,没有误码,频率没有偏移,适合的传输距离等。所以适当距离选择适当功率模块。
此外,还需要考虑项目的成本预算在不在可分配的范围。比如,在训狗器这样的项目中,假设需要产品的通讯距离达到300米左右,那么,从节约成本上来说,就没有必要选用传输距离3000米的大功率无线收发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是连接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关键环节,属于底层硬件环节,具备其不可替代性,无线通信模块与物联网终端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无线模组按功能分为“通信模组”与“***模组”。相对而言,通信模组的应用范围更广,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物联网终端均需要有***功能。
从产业链上看,无线通信模块的上游是基带芯片等生产原材料,标准化程度较高。下游为各个细分应用领域,极其分散,往往通过中间经销代销环节流向各个领域。模块公司的模式一般为:自己采购上游材料,并负责产品设计和销售,生产则外包给第三方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