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们对改善生存环境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增进城市绿化,抵抗自然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经过近几年的绿化实践,以小灌木为主的绿化***明显低于常绿乔木,常绿乔木树种在美化城市环境、抵抗风沙、遮荫纳凉、增加绿化覆盖率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栽植常绿乔木、加强养护,可在短期内达到绿化效果,尽快改善城市的恶劣环境,造福于民。在建筑中花岗岩从屋顶到地板都能使用,人行道的路缘也是,若是把它压碎还能制成水泥或岩石填充坝。樟子松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塔形,大枝轮生,叶二针一束,球果卵圆形。喜光、喜干凉,能耐-25℃低温,在酸zhong性及石灰岩母质的钙土均能生长,适应性强,是重要造林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
樟子松起苗:
2、起苗
①土坨规格起苗所带土坨的规格,依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土坨越大成活率越高,生长越旺盛,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②起苗剪根依据所带土坨的大小,起苗时在土坨直径的外围先向下直挖20cm,然后斜向里挖,使土坨自上而下由大到小呈陀螺状,遇直径大于1cm的根要用剪枝剪剪断,不要以工具铲或刨,以防散坨裂根。在起苗过程中禁止以用力推、扳、的方式拉断根起苗。
③土坨***土坨***是为了保证起运过程的土坨完整,减少植株失水,提高成活率和适应性。樟子松不易生根,移栽不易成活,种植大苗相对于小苗成活率低,为提高移植苗成活率和活后生长旺盛、保持良好树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该文针对樟子松大苗移植及管理阐述几点关键技术要点。当土坨挖至陀螺状底部还有少部分连接时,由一人用支杆顶住树干慢慢倾斜,另一人将土坨底部与土壤连接处铲断,再开始对土坨缠绕草绳。首先将草绳在苗木根茎部绕一圈并打结,留出30cm的绳头,然后以垂直于树干向外的方向在土坨圆周上均匀分布地缠绕,每缠一圈过来在根茎处绕90度再缠一圈,视土坨大小如此缠绕4~8圈,再滚动土坨水平缠绕3~5圈,将绳头打结于根茎处。土坨的***密度视土质和土坨体积而定,一般来说,质地较软的土壤可小些;土坨体积较大的应多缠草绳子,以免搬运过程中散坨。
3、运输
樟子松不大耐庇荫,在受压阳光不足的情况下,表面为芽小、枝干纤细、生长不良。在立地条件相同的沙地上同时栽植的樟子松和油松可看出:樟子松在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等方面都比油松好,如果和栽植在较起伏的固定沙地上小叶杨和小青杨比较,樟子松生长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樟子松树质细、纹理直,经防腐处理后,能有效地防止霉菌、白蚁、微生物的侵蛀,能有效***处理木材含水率的变化,减少木材的开裂程度,使木材寿命延长到40至50年。以樟子松年平均高生长量为 100 ,则小叶杨为 63% ,小青杨为 67% ,直径生长相应的,小叶杨为 56% ,小青杨为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