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设计理念
1、设计生活化
传统观念认为都市空间狭小,生活空间有限,所以城市景观设计及研究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事实上景观空间并非只是传统观念中的公园、广场、花园等,景观元素远远超越花草树木的范畴。人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到景观建筑对自然环境,乃至社会文化的意义。景观设计及研究的目标是将实体建筑与自然资源及文化三者平衡,以完善规划或建筑方案,使其更具可持续发展价值。
如今人们更注***活的品质和态度,对生活空间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繁忙的都市人主张健康平衡的生活,个人乃至群体的活动范围也不再只局限于形式化的空间。整个社会对多元化景观空间需求与日俱增,并更重视富弹性与多功能兼具的设计整体布局。
除配合整体性的规划及建筑体外,理想的景观设计需遵从三个重要原则:首先应懂得平衡自然与建筑;其次要保留区域内所珍视的景物;后应思考设计对当地人文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遵从以上三个原则来设计附合区域人文和需求的概念主题,再从概念框架内建构不同设计元素,使设计能够实现科学与美学的平衡。
人们透过景观建筑获得更丰富的生验,从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释放,终实现社会生活之平衡,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支持社会健康发展,提高社会效益。

景观构成中的场所与活动
在景观设计构成中,分隔与组合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空间,使构成景观的各种空间元素彼此连接,协调一致。在多种多样景观设计分隔中,常用的障景手法就是把人的可视空间与不可视空间联系起来,通常采用植物、雕塑、喷泉等群落,用隔障把大空间隔成诸多小空间,经过分割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新的景观,这些都有助于将景观空间设计的各种尺度紧密地嵌合。在景观设计构成中,规划设计与艺术的结合,使景观成为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较大的、富有活力的、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成为人群聚集的场所。
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应当是重视功能,并根据实用功能的要求做出理性设计。景观设计以形态构成、色彩构成、光影构成等原理和方法表情达意。如今,休闲越来越成为广场的重要功能,景观设计也已演化成为与传统、历史文化和自然及意识形态相联系的综合文化现象。场所是指有人活动的空间加时间的有限部分,而空间能增加可变的时间因素。心理学上认为活动是有明确目的,并具有一定社会职能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或者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识的行为的总和。在景观设计构成中,人的各种活动首当其冲地成为景观场所构成的主要内容。

景观设计构成的虚拟空间
景观构成中的空间场所可以是围合式,也可以是开敞式。介于围合与开敞之间的空间称为虚拟围合空间。在西安塔北广场园林区中,树的投影掩映使人感觉到似乎有了空间场所界限,而大型音乐喷泉落幕又虚拟出一个表演空间,不仅净化了环境,也增添了空间环境的美感和虚空层次。在景观设计构成中,虚拟效果的形成可以采用建立基面,以区别***景观与周围景物和形成空幕。虚拟围合需要使人感觉到似乎有一层“幕”把活动场所包围起来。如广场入口处的大唐文化列柱,其实这列柱门就起到了使人感到似乎有一道“幕”分隔广场主景内外的作用。这个“幕”是虚空的,所以又可以称它为空幕。当人们穿过门柱之间的空幕,就感觉进入了门内的空间场所。在景观空间构成中无论虚与实,空间都会随着时间的进程而呈现不同的意境美。总之,只有使景观园林绿化与古迹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是有意识地教育所难以取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