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微生物絮凝剂的商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90年代,因不存在二次污染,使用方便,应用前景诱人。如红平红球菌及由此制成的NOC-1是目前发现的佳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很强的絮凝活性,广泛用于畜产废水、膨化污泥、有色废水的处理。目前在国内外糖厂使用***广泛的絮凝剂,是合成的聚烯酰胺系列产品,它们的发展提高较快,在制糖工业的多种流程中普遍使用。我国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品尚未见报导。
微生物絮凝剂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细胞壁提取物的絮凝剂,利用微生物细胞壁代谢产物的絮凝剂、直接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絮凝剂和技术所获得的絮凝剂。而处理杂质颗粒尺寸在50μm以上时,常先投加有机絮凝剂吸附架桥,再投加无机絮凝剂压缩双电层使胶体脱稳。微生物产生的絮凝剂物质为糖蛋白、粘多糖、蛋白质、纤维素、DNA等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5以上。
微生物絮凝剂是利用生物技术,从微生物体或其分泌物提取、纯化而获得的一种安全、***,且能自然降解的新型水处理剂。无机絮凝剂包括***铝、氯化铝、***铁、氯化铁等,其中***铝***早是由美国开发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重要的无机絮凝剂。由于微生物絮凝剂可以克服无机高分子和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固有的缺陷,***终实现无污染排放,因此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正成为当今世界絮凝剂方面研究的重要课题。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者早就发现,一些微生物如酵母、***等有细胞絮凝现象,但一直未对其产生重视,仅是作为细胞富集的一种方法。近十几年来,细胞絮凝技术才作为一种简单、经济的生物产品分离技术在连续发酵及产品分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混凝处理还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磷酸盐和***离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投加金属盐类无机絮凝剂的方法来去除废水中的部分磷酸盐。絮凝物比重大、絮凝速度快、易过滤、出水率高,其原料均于工业废渣,成本较低,适合废水处理。但实验证明,在保证磷酸根的去除率没有降低的前提下,用阳离子聚合物代替无机絮凝剂可以取得同样的除磷效果,这说明聚合物参与了对阴离子磷酸根的吸附。例如某废水处理场在混凝处理工艺中,用12mg/L***铁和3mg/L高电荷密度的阳离子聚合物,以及0.2mg/L高分子量的阴离子聚合物复合,代替原来23mg/L的***铁,在磷的去除率不变的情况下,使出水BOD5去除率从30%上升到了55%。同时,采用混凝处理后,可以使活性污泥阶段产生的污泥中无机物成分减少,提高活性污泥的生物降解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