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离膜的浓度差极化现象
边界层的浓度高于主体浓度的现象就称为浓差极化。浓差极化会产生如下后果:
1.渗透效果降低,这是由膜面处被阻挡组分的浓度升高从而引起该组分渗透过膜的渗透量降低造成的。
2.阻挡率升高,这种情况是由于被阻挡的组分在膜面形成一层比膜更为致密的物质,可以认为这层物质为二次膜,从而提高了对组分的阻挡率。2、与胶带贴好后无法剥离,一般是涂布不均的原因,有些隔离膜漏涂比较严重的就会使得某一部位没有离型效果,致使胶带无法剥离,圆刀的模切应该很忌讳这个问题。因此隔离膜的概念可以认为是由于浓度差极化产生的二次膜或者三次膜甚至多次膜,其效果是钻井液中的自由水在膜上的渗透率大为降低甚至为零,***终表现为没有失水量的增加。由此可见,隔离膜必须是在半透膜形成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物质的沉积“污染”而形成的。
离型膜的离型力测试方法
1)取25.4mm 宽、200mm 长的TESA 7475 胶带贴于膜的测试面(离型面),并用2KG 标准碾压手辊碾往复碾压3次。(注意:要一边贴全一边碾压,避免贴胶带时于离型膜之间有气泡;
2)贴好胶带后静置20 分钟,实验室的温湿度分别控制在23±2℃及50±5%;
3)用双面胶贴于样片的非测试面并固定在标准钢板上,待测试;
4)将材料安装上夹具,用拉力机以180 度角拉伸测试胶带的方法测试,拉力机电脑显示的数据即为试片的离型力(g/in),取5个数值的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备注:规格代码表后缀“S”为单面,“D”为双面,如后缀再加“AS”则为防静电,表面电阻为为106-1010)
提到隔离膜,想必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要具体到性质,深入了解就不知道了,隔离膜呢,是微孔性及多孔性薄膜,材质主要是PP隔离膜、PE隔离膜,在于电芯内部正负极之间。中国蔬菜流通腐损率为25%~30%,这就是中国目前蔬菜的流通现状。隔膜系锂电材料中,它是技术壁垒较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通常达到40%以上,占了锂电池成本的20-30%。隔离膜的结构组成:隔离膜基体 处理层,它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特点,而且项目周期很长,***风险较大,国内企业的***热情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