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处理名词:
临界点(临界温度),是指加热或冷却时发生相变的温度。
A1线---表示钢加热时珠光体P向奥式体A的转变,冷却时A向P转变的温度。
A3线---表示亚共析钢(低碳钢)加热时,铁素体F完全溶入A的温度,或冷却时铁素体F开始从A中析出的温度。
AC1、AC3线,为与平衡条件下的临界点相区别,将在加热时的实际温度A1、A3称为:AC1、AC3。
退火
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到接***衡状态的热处理工艺。可分为:
完全退火,又称重结C1或AC3)或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适当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使***达晶退火,一般简称退火。是加热至AC3以上20-40°C保温后缓冷的工艺,可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改善钢的性能。
消除应力退火是将钢加热到500-600°C(AC1以下),然后保温冷却的工艺,又称低温退火或高温回火,可以消除约50—80%的残余应力,不引起***变化。
再结晶退火是将进过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温后以适当的方式冷却的工艺,主要用于消除形变硬化和残余应力,以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6.1.2 壁厚测定的位置应当有代表性,有足够的测点数。测定后标图记录,对异常测厚点做详细标记。***检测易腐蚀、易冲蚀、制造工艺减薄、变形、修磨后的部位及壁厚小于原设计壁厚的部位。
厚度测点部位及数量:
a)筒体每筒节不少于4点,封头每块板不少于4点;
b)与设备本体连接的接管应逐根测厚,***测量排放(疏水、排污)接管的厚度;
c)对设备超温及外观检查发现的怀疑部位增加测厚点。
d)壁厚测定时,如果发现母材存在分层缺陷,应当增加测点或者采用超声检测,查明分层分布情况以及与母材表面的倾斜度,同时作图记录。
中压(1.6MPa≤P <10MPa) 容器强制性要求
1. 铸钢容器设计压力限制:碳钢或者低合金碳锰钢,设计压力不大于
2.5MPa;低合金铬钼钢,设计压力不大于 4.0MPa;高合金奥氏体耐热
钢,设计压力不大于 4.0MPa。[TSG 21-2016 p11 2.2.4.4]
2. 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1.6MPa 的第Ⅲ类压力容器,壳体 A、B 类对接接
头进行全部无损检测(RT/UT)。[TSG 21-2016 p23 2.2.10.2.2.2]
3. Ⅰ型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采用缠绕成型工艺制造不进行极孔包络时,
设计压力不得大于 10MPa。[TSG 21-2016 p30 3.3.2.2(1)]
4. 首定期检验的设计压力大于等于 1.6MPa 的第Ⅲ类压力容器,其表面缺
陷检测长度不少于对接焊缝长度的 20%。[TSG 21-2016 p77 8.3.6(1)]
5. 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的精度不得低于 1.6 级。[TSG 21-2016 p98 9.2.1.1(2)]
6. 容器用液位计在安装使用前,以 1.5 倍的液位计公称压力进行液压试验。
[TSG 21-2016 p98 9.2.2.1(2)]
7. 设计压力≥4.0MPa 时,不得采用 GB/T 8163 的 10、20 和 Q345D 钢管。
[GB/T 150.2-2011 p53 5.1.3]
8. 设计压力≥1.6MPa 时,受压元件不得采用 Q235 系列钢板。[GB/T
150.2-2011 p87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