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总量已超过500余万吨,并且产量还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含油污泥的主要来自以下3个方面。
(1)yuan油开采过程。yuan油开采过程会生产一定量的含油污泥。主要来自采油废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沉淀,钻井产生的落地yuan油。
(2)油田集输过程。油田集输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油污泥。接转站和联合站油罐底泥、沉降罐底泥、隔油池底泥都属于含油污泥。天ran气净化装置产生的油砂、油泥也属于含油污泥。
(3)污水处理场。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也会产生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生化池剩余污泥、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yuan油罐底泥等。
含油污泥热解技术有很多种,目前主要采用的有低温蒸馏技术和高温裂解技术。滚筒在一个保温室中转动,该保温室由可采用天ran气、燃料油或丙烷做燃料的多重燃烧器加热。低温蒸馏技术可用于分子量较低的轻质油的回收。高温裂解技术用于将重质油裂解转化为轻质馏分,从而回收利用。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在钻井、压裂、采油作业、含油污水处理、yuan油储运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高温裂解技术对油污泥处理得比较彻底(处理后污泥含油量约为0.01%),经高温裂解技术处理后的污泥可以抛洒或直接填埋。该技术符合我国清洁生产的要求,实现了含油污泥资源化的要求。
废油泥、油渣的来源与组成
某石油炼化企业中,平均每年炼油达到1350万吨,我们就其炼油能力以及排放废物进行***分析,在该企业生产过程中,每年排出的废矿物油渣为1.2万吨,排出的废油泥约为1.3万吨。我们对这些废物进行分析,发现其来源主要包括两点:
炼油厂: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在炼油厂生产过程中,平均每年产生的废油渣达到8580吨,产生的废油泥约为1万吨,其中自土油泥就达到了9000吨,另外还有隔油池油泥、油罐底油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