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型钢管的成型方法介绍
(一)履带成形
将排辊群进一步密集化,变成上下两块成形板,上板俯视为三角形,带材入口处宽,管筒出口处窄,三角形板的横断面形状按成形规律要求设计。下板由横断面为V形槽的履带链块拼成,随着履带由带材入口向管筒出口方向运转,带材被带入变形区,连续弯曲成形。D型钢管筒出口段的三角板横断面设计,还可以考虑对成形管筒底部给予一定的压缩量,以求带材的侧边与中底部的延伸平衡,使焊缝附近不产生波纹。此法生产的D型钢管外径为20~50mm,壁厚0.5~3.5mm,壁厚与外径比达到1/100。
(二)排辊成形
以一系列小辊群按一定变形规律连续排列,从两侧将带材连续卷曲进行成形的主要变形。只有架开口孔为水平辊机架,后几架封闭孔型为水平辊或多辊机架。在通常的辊式成形机上,在成形机架之间都会发生成形带材的回弹现象。为补偿回弹变形,下一机架的变形量必须相应加大,因而增大了D型钢管边缘的相对延伸,增加了焊缝附近出现鼓包或波纹缺陷的倾向。排辊成形时由于在成形水平辊之间配置了一系列比较密集的小辊,它们不仅有效地限制了回弹变形,且使带材边缘沿着一条符合变形规律的成形曲线弯曲成管筒,D型钢管成形过程中还能连续压缩边缘、减缓纵向附加张应力,所以能实现成形,这在生产直径大于450mm的大管和薄壁管时尤为显著。
D型钢管的着色性能表现
D型钢管表面着色后经化学处理后形成的表面着色膜存在大量微细孔,膜疏松不牢固,极易被磨损,所以必须进行后处理。后处理的目的是填充氧化膜孔隙,并加固氧化膜层以提高膜的耐磨性、耐蚀性和耐污性。因此,D型钢管表面经过着色工艺处理后具有六大性能,具体介绍如下:
一、耐蚀性。D型钢管表面着色后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主要原因是:首先,D型钢管表面彩色膜含有与其钝化膜相同的成分,但厚得多,所以耐蚀性远比一般不锈钢好;其次,着色后的D型钢管在固膜处理后,有大量3价铬沉积于着色膜微孔内,使着色膜中的铬/铁比远高于基体金属中的比值,故彩色不锈钢耐蚀性远比非着色不锈钢优越。
二、耐热性。在沸水中浸渍28天,在150℃干燥条件下暴露5个星期,在200℃干燥条件下暴露3个星期,在200℃以下长期暴露,加热到300℃,彩色D型钢管的色泽均无变化,其它性能如表面膜的粘附性等也无明显变化。
三、光学性能。着色后的D型钢管表面色彩是其表面反射光与通过表面透明膜的折射光的干涉光。由于受D型钢管固有金属色泽的影响,只能显示蓝、黄、红、绿4种基本色,加上中间色共有十几种色,不能呈现光谱色中任何1种颜色。镜面抛光和非镜面抛光的D型钢管均能获得富有光泽的鲜艳色彩、柔和的长期经紫外线照射也不变色的彩色,光学性能经久不变。
四、加工成型性。彩色D型钢管可承受一般模压加工、深延、弯曲等加工,硬化加工,进行180°弯曲试验和冲深8mm的杯突试验,均呈现出良好的可加工性,表面膜无损伤。但是大变形量会损害着色膜,使其色泽变坏,因此,着色后的D型钢管表面在加工时采用聚乙烯塑料薄板加以保护。
五、抗磨性和抗刻划性。着色处理后的硬化处理,会使其表面着色膜的抗磨性和抗刻划性大大提高。表面着色膜能经受负荷500g的橡皮200次以上的摩擦(不擦穿),能经得住50~120g负荷的钢针刻划(不划穿),能经受888转摩擦时间12min。
D型钢管加工厂
D型钢管广泛应用在航空、汽车、造船、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建筑、轻纺以及锅炉制造等方面。生产异型管的方法有冷拔、电焊、挤压、热轧等,其中冷拔法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异型无缝钢管广泛用于各种结构件、工具和机械零部件。和圆管相比,异型管一般都有较大的惯性矩和截面模数,有较大的抗弯抗扭能力,可以大大减轻结构重量,节约钢材。
异型钢管按形状分为:外六角内圆钢管、外圆内六角钢管、内外六角钢管、平椭圆钢管、椭圆钢管、三角管、L型钢管、八角管、蘑菇型管、面包型管、D型管、凹型管、凸型管、伞型管、P型管、元宝型管等异型钢管,异型钢管形状是根据用户需要而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