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物质等作用。农用微生物菌剂恰当使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
不可以贪图便宜选择过期产品,这样的生物菌含量很少,失去***,一般超过两年的生物菌肥要慎重选择。
二、根据jun种特性,选择使用方法。
建议大家在使用生物菌肥的时候,基施可用方法有:撒施、沟施、穴施,也可以撒施一部分,剩余部分可以穴施效果更佳。
不建议冲施生物菌肥,这样效果不佳,但是可以灌根,主要针对液体生物菌肥。
三、尽量减少微生物死。
施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蘸根时加水要适量,使根系完全吸附。蘸根后要及时定植、覆土,且不可与农yao、化肥混合施用,特别是现在很多菜农为防治根茎部病害,使用农yao灌根,如多菌灵、恶霉灵、***铜等药剂,***、***都能防治,但对菌肥中的有益菌也有杀灭作用,所以建议使用菌肥后不要再用农yao灌根。
四、为生物菌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
菌肥中的jun种只有经过大量繁殖,在土壤中形成规模后才能有效体现出菌肥的功能,为了让jun种尽快繁殖,就要给其提供合适的环境。
1、适宜的PH值。一般菌肥在酸性土壤中直接施用效果较差,如硅酸盐***需要在PH7-8土壤中生存,所以要配合施用石灰、草木灰等,以加强微生物的活动。
2、微生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但水分过多又会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因此必须注意及时排灌,以保持土壤中适量的水分。
3、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大多是好气性的,如根瘤菌、自生固氮菌、磷***等。因此,施用菌肥必须配合改良土壤和合理耕作,以保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改良土壤的具体方法
向土壤中施入微生物肥料。微生物的分泌物能溶解土壤中的磷酸盐,将磷素释放出来,同时,也将钾及微量元素阳离子释放出来,以键桥形式***团粒结构,消除土壤板结。
改善土壤,种植有机农作物。为土壤补充丰富的有机质以及养分。施肥不是给农作物施肥,而是给土壤施肥,很多人为了加快农作物生长,误认为多施肥有助于作物的生长。
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肥。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改良多用有机肥,肥力和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有很大关系,而有机肥就可以为土壤补充丰富的有机质以及养分。
土壤温度:菌剂中的生物菌一般在土壤18-25℃时生命活动***活跃,15℃以下时生命活动开始降低,10℃以下时活动能力已很微弱,甚至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在阴雨天大棚蔬菜施入菌肥后,要注意调控好地温。首先控制好棚内的气温,以气温促地温回升。
土壤酸碱度:土壤偏酸或偏碱都不利于生物菌的生长繁殖,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时***适合生物菌的繁殖。菜农可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改善,让土壤pH值达到6.5-7.5,保证生物菌大量繁殖。
有些人觉得生物菌肥也能改善土壤索性就不管了,其实这种认知是片面的。生物菌肥并不能直接参与调节土壤酸碱度,主要作用还是利用生物菌改善微生态环境,算是土壤调理剂的一种,而土壤调理剂里面有专门调节酸碱度的,如果拿生物菌肥去调节土壤酸碱度,那就属于“大材小用”了。直接用在碱性的土壤里,也基本上等于是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