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开展化工项目评价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基础的准备工作,就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首先,评价人员要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所属行业类别,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并对项目的建设性质
加以判定,确定项目是新建、改扩建还是技改。了解上述信息后,进一步对项目的生产工艺设计资料、原料及能源消耗、排污及措情况、事故排放及风险防范措施等资料进行收集,改扩建或技改项目,还需收集现有项目回顾。
另外,还需要对前期项目验收监测和日常监测的数据报表等做到归纳整理,为化工项目环评工作开始做好准备。根据资料报告的数据分析,工作人员要编制出环保措施的方案和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对数据进行详细描述[3]。

在新建项目当中,不同人群受到其影响的程度有所差异,应该对其影响程度进行细致划分,以保障公众参与的实效性。
然而,由于缺乏对审批工作整个流程的参与,导致公众意见的可采纳性不足,限制其参与积极性的提升,同时,也削弱了公
众在审批工作当中的监督权利。无论是在重大影响的环评当中,还是在影响程度较小的环评当中,都应该对相关的判断依
据进行细化处理,保障各标准的***性与客观性。在环评审批工作当中涉及较多的环节,应该在每一个环节当中都增强公
众的参与度,包括了文件的提交和审批、审查、文件公示等。应
该从审查环节入手,明确公众在各个环节当中的责任与义务,促进其影响力度的增强。监督各个流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防
止在环评审批中出现违规行为。
环境影响评价无论是工程分析还是环境影响预测,其结果终均落实到污染源的治理上,通过分析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其排放符合***规定的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环评报告的的工程分析要从环保角度对项目建设性质、产品结构、生产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技术、设备选型、经济技术指标、总图布置等作出分析,结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方针及经济发展规划提出项目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方案,在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政策性。
同时确定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并对各污染源拟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对照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衡量污染物排放的达标情况和总量指标的可达性准和总量控制指标衡量污染物排放的达标情况和总量指标的可达性,从而在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以前,即可初步地、直观地判断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为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提供对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