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锂离子电池失效?
内阻增大
锂离子电池内阻与电池内部电子传输和离子传输过程有关,主要分为欧姆电阻和极化内阻,极化内阻主要由电化学极化引发,又分为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当电池内阻增大时,伴随而生的还有能量密度下降、电压功率下降、电池产热等失效问题。影响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有电池关键材料与电池使用环境,但关键材料产生异常是内阻增大的根本影响因素。
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种类主要分为五种:
1. 镍镉电池——电压1.2V,耐过充能力较强,但由于电压比较低,寿命也不算很长。
2. 镍氢电池——电压1.2V,目前汽车电池当中寿命长,但电压依然比较低。
3. 锂离子电池——电压3.6V,重量比镍氢电池轻40%左右,容量却比镍氢电池高60%甚至以上,寿命和镍镉电池相当,但并不耐过充,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结构被***发生自燃或者暴炸。也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使用宽泛的电池。
4. 锂聚合物电池——电压3.7V,锂离子电池的改良型,比前者稳定,也是目前常用新能源车当中锂电池的高技术。
5. 铅酸电池——电压2.0V,车用电瓶的常用电池,使用寿命很长,体积和重量较大。
充电过程中,电池内部,锂以离子形式从正极脱出
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内部,锂以离子形式从正极脱出,由电解液传输穿过隔膜,嵌入到负极中;电池外部,电子由外电路迁移到负极。在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锂离子从负极脱出、穿过隔膜,嵌入到正极中;电池外部,电子由外电路迁移到正极。随着充、放电,迁移于电池间的是“锂离子”,而非单质“锂”,因此电池被称为“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