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又多了一个对手:拿到网约***照,加入混战
国内专车事业部CEO李乔对钛媒体表示,网约车市场规模庞大,行业前景难以限量。但现在已经从“拼补贴”的时代,进入到“拼服务”的时代。用户更乐意为好服务买单,一味地补贴只会损失服务质量,损失口碑,***终损失用户。
但从根本上来说,目前市场存在的首要问题还是司机端的合规与否。
图1
自2016年7月28日起,交通y输部联合***部等七部门公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之后,***共计73个大中型城市都推出了切合自身的网约车管理细则,几乎全部城市都要求网约c本地号牌,且在本地登记注册。
对于网约车司机,8成的城市都要求是本地户籍或是本地j住证,而京沪等地更是要求司机不能在一年内有5次以上的交通w章记录。半数城市也对车辆的价格施行了指导价,滴滴快车,其中***d要求不低于12万,***g标准中山市,要求不低于18万。为了保证安全,有59个城市都要求网约车需是车龄3年以内的新车。
而另据交t部的数据,截至2017年,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2.25亿。与此相对的,只有区区10万名持证上岗的网约车司机,面临超过2亿人的需求,即使加上出租车,市场的供需矛盾也十分尖锐。
也就是说,对于网约车平台而言,除了要比拼流量、服务,司机端合规也成为平台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对此,李乔也表示,为给***的用户带来统一的服务体验,x程专车将根据***各城市关于网约车的细则,以其中***苛刻的条件作为入门门槛,滴滴快车,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x程专车。
?***修订出租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将网约车纳入考核
j通部5月24日公布了新修订的《出租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巡游车企业和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指标,并将网约车平台公司和驾驶员纳入考核体系。明确网约车和巡游车,均需要开展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办法》明确,对驾驶员遵守***、安全生产、经营行为、运营服务等方面实施考核,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考核期内得分低于3分的,按要求接受培训。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出租汽车企业分别建立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档案。
此外,《办法》指出,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实行基准分值为1000分的计分制,另外加分分值为100分。考核周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指标包括:企业管理指标、信息数据指标、安全运营指标、运营服务指标、社会责任指标、加分项目(***及部门表彰奖励、社会公益、新能源车辆使用等情况。)
交通y输部关于印发《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的通知
为进一步完善出租汽车***管理体系,提升出租汽车服务水平,我部***修订了《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网约车竞争,是价格战还是场景游戏?
谁能想到,继两年前滴滴与优步中国那场大并购之后,当大家以为滴滴已经成为毫无争议的网约车霸主时,美团却在上海对其发起了猛攻。在试水南京市场后,美团打车于3月21日正式登陆上海上线出租车及快车两种业务。
一
美团拿什么和滴滴拼?答案还是百试不爽的价格战。在司机端,美团号称在3个月内实行对司机“零抽成”政策;在客户端,美团对用户实施前三单免费,以后还有各种补贴。在价格的***下,美团确实吸引了很多用户。根据美团公布的数据,美团打车上线前三天分别拿下了15万、20万、30万的订单,据说拿下了上海市场网约车近30%的市场份额。
当然,滴滴也不示弱。它的做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给用户发券——每天至少3张10元以上的打车券,同时还给司机提高激励,每完成特定单量给与额外奖励。可能是滴滴的用户基数实在太为庞大了,在站稳脚跟后滴滴的出行单数又在快速上升。就在4月4日,有媒体转发了滴滴上海区域总监孙枢的一份名为“快捷上***报“的内部邮件,该邮件显示滴滴在上海的日完成订单量已经超过160万单。同时他还提到,美团市场份额从3月26日开始已经进入下行通道,已经被压制在15%以内。
当然,两家都说对方的数据不可行。那么,我们该相信谁?在滴滴和美团打的正酣时,上海市有关部门于4月3日开始在进行代号为“天网2号”的网约车f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媒体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当天查处利用网约车平台从事f法客运的案件37件,其中滴滴出行29件、美团打车6件、神州专车1件、嘀嗒出行1件。假设各个平台的f法客运数的比例一致的话,那么目前上海市场的网约车比例大约是美团占16%,滴滴占78%,这个数据倒是和孙枢所透露的数据一致。
能够在短短10多天内就拿下近15%的市场份额,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当然代价也不菲。孙枢在邮件中的数据显示,美团打车在上海保持相当于GMV100%的补贴率,单均亏损30元以上,如果以30万的订单量计算,意味着每天要有近900万的亏损——当然,也可以将其称之为营销费用。如果这些用户今后都能转投美团打车,这笔支出也不算太贵,毕竟现在很多本地生活服务新用户的获客成本也在单人百元以上。但问题在于,没有了补贴,还会有这么多的用户吗?事实上,近几天上海网约车用户和出行次数增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价格战引发。为了薅滴滴和美团的羊毛,我还特意把一段原本60元的出行里程分成四段,如果运用得当几乎可以零支出。可以想象,这样的用户在上海应该不少。
当然,对很多用户而言,希望这样的价格战越多越好,可以薅羊毛,何乐而不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一个行业要可持续必须得有造血功能,如果现金流总是来自股东,那么离倒闭之日也不会太远,共享单车就是前车之鉴:尽管它用户数量庞大,但是由于没有能够产生正的现金流,***后时刻不得不被巨头收购。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巨头介入,那么现在市场上可能就没有OFO或者摩拜了。
出重金来为不知能否带来盈利的网约车业务来获得市场份额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两家公司处在不同的阶段以外,还有一个更为致命的因素是它们具有不同的用户场景。从现在市场的表现来看,美团尽管号称拥有2.5亿用户数,但是这些用户数并不必然会转化为出行用户,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做打车是白手起家也不为过。唯y方便的是用户不需要重新x载App,只需要增加一个打车频道即可。要把这些只习惯在其App上吃喝玩乐的用户在打车的时候能想起来用美团打车,还必须下一番苦功撒下重金才行,毕竟到现在为止人们还没形成一个到大众点评查一家餐馆就会在这里用美团打车的习惯。
3月27日,高德地图宣布推出顺风车业务,成都、武汉两地***上线,同时开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车主招募,之后将逐步扩展到***更多城市。高德之所以敢做顺风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能利用自身地图优势,匹配用户的出行需求。当你要到某个未知地点时,***个反应可能就是拿出高德地图来查找方位和线路。换句话说,地图和出行是天然连为一体。事实上,高德地图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网约车的流量入口,在搜索出行线路后它提供了叫车、驾车、公交、骑行、步行……等选择。而在叫车服务的经济型中已经有首汽约车、滴滴快车入驻,而在“舒适、商务、豪华”中则是首汽约车和神州专车两个选项。或许在将来某一天,高德地图推出网约车我们也不要太奇怪。
为什么这次高德只上线顺风车而没有网约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它在计算着网约车的得失。尽管网约车这么多人虎视眈眈,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公司因为此而盈利。一个可供佐证的数据是,滴滴以近600亿美元的估值高居世界独角兽排行前十,且占据了国内网约车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但是即便这么高的市场份额和不算低的价格,财务还是没能实现盈利。几天前财经媒体华尔街见闻披露了一个滴滴出行的财务数据,2017 年的订单量为 74.3 亿单,用户数为 4.5 亿,2017 年其成交总额(GMV)为 250-270 亿美元,公司亏损总额为 3-4 亿美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 2 亿多美元。
滴滴没有盈利,滴滴快车,那么Uber的数据怎样?从媒体披露的Uber的财务数据来看,2017 年Uber 公司的GMV是 370 亿美元,收入总额是 75 亿美元,滴滴,但公司净亏损却从 2016 年的 28 亿美元增加到了 45 亿美元,只有在少数市场盈利。从这两个龙头公司的表现来看,出行市场能否盈利到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既然行业头牌都无法实现盈利,那么后来者又何必跟风进入?对于高德来说,现在占据流量入口,向其他商家收取流量费的做法可能更加划算。
滴滴快车_滴滴_嘉国汽车服务由无锡嘉国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提供。滴滴快车_滴滴_嘉国汽车服务是无锡嘉国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韩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