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可以组成能满足各种要求的控制系统,用户不必自己再设计和制作硬件装置。用户在硬件确定以后,在生产工
艺流程改变或生产设备更新的情况下,不必改变PLC的硬设备,只需改编程序就可以满足要求。因此,PLC除应用于单机控制外,在工厂自动
化中也被大量采用。
3、功能强,适应面广
现代PLC不仅有逻辑运算、计时、计数、顺序控制等功能,还具有数字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功率驱动、通信、人机对话、自检、记录显示等
功能。既可控制一台生产机械、一条生产线,又可控制一个生产过程。
4、编程简单,容易掌握
大多数PLC仍采用继电控制形式的“梯形图编程方式”。既继承了传统控制线路的清晰直观,又考虑到大多数工厂企业电气技术人员的读图习
惯及编程水平,所以非常容易接受和掌握。梯形图语言的编程元件的符号和表达方式与继电器控制电路原理图相当接近。通过阅读PLC的用户
手册或短期培训,电气技术人员和技术工很快就能学会用梯形图编制控制程序。同时还提供了功能图、语句表等编程语言。
PLC在执行梯形图程序时,用解释程序将它翻译成汇编语言然后执行(PLC内部增加了解释程序)。与直接执行汇编语言编写的用户程序相比
,执行梯形图程序的时间要长一些,但对于大多数机电控制设备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完全可以满足控制要求。
5、减少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施工的工作量
由于PLC采用了软件来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大为减少。同时
,PLC的用户程序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调试,更减少了现场的调试工作量。并且,由于PLC的低故障率及很强的监视功能,模块化等等,使维修
也极为方便。
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维护方便
PLC是将微电子技术应用于工业设备的,其结构紧凑,坚固,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并且由于PLC的强抗干扰能力,易于装入设备内部,
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以台达公司的SS2型PLC为例:其外形尺寸仅为90×25.2×60mm,重量为82.5g,功耗1.5W,而且具有很好
的抗振、适应环境温、湿度变化的能力。
关于施耐德(Schneider)
始于1920年法国,***能效管理***,配电设备领域***品牌,为***能源及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及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能效管理***施耐德电气为100多个***的能源及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及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的历史
19世纪,施耐德电气从事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工业、轮船建造业;20世纪,从事电力与自动化管理业。在成立的170多年里,施耐德电气遇到
过无数次挑战,也做过数次重***略选择。
1836年:施耐德兄弟接管当时正处于困境的Creusot铸造厂(71),两年后他们成立了Schneider&Cie。
1891年:已成为******制造商的施耐德开始进军当时新兴的电力市场,对自身进行了改革创新。
1919年:通过欧洲工业和***联盟(EIFU),施耐德在德国和东欧建立了基地。在随后的几年里,施耐德与当时主要的国际电气集团西屋
(Westinghouse)进行结盟,从而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使其扩大到发电站、电气设备和电力机车的生产制造。
战后:施耐德逐渐停止***制造,转向建筑、钢铁和电力行业。为了实现公司业务的多样化以及打开新的市场,施耐德进行了整体的结构重
组。
1981-1997年:施耐德电气抛开一些非战略活动,继续将主要放在电力工业上。为了贯彻实施这项战略,施耐德进行了几次战略并购:TE电器
、实快电力和梅兰日兰分别于1988年、1991年和1992成为施耐德电气集团的成员。
1999年:通过并购欧洲配电业第二大巨头Lexel,施耐德在超终端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1999年5月,集团改名为施耐德电气,更加明确地强
调了公司***专注于电气领域。改名之后的施耐德电气采取加速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
2000-2009年:随着自身结构的发展和公司合并政策的贯彻,施耐德电气在新的市场细分中进行了自身***,这些市场细分包括:人机对话、
不间断电源(UPS)、运动控制、声音数据图像系统、传感技术、建筑自动化和安全(如Digital、Crouzet、Clipsal、MGE不间断电源系统、
TAC、K***lico、Andover控制等)等。
部分继电器产品信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