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润滑油的冷却作用
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动力输出以及摩擦阻力消耗和辅助机构的驱动上;其余大部分热量除随废气排到大气中外,还会被发动机中的冷却介质带走一部分。发动机中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如必须将桶直放时,宜将桶倒置,使桶盖向下,或将桶略微倾斜,以免雨水聚集于桶面而淹盖桶拴。这一方面靠发动机冷却系来完成,另一方面靠润滑油从气缸、活塞、曲轴等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润滑油的密封作用
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以及气门与气门座间均存在一定间隙,这样能保证各运动副之间不会卡滞。这时再取出润滑油尺,将其擦干后插入,重新取出检查润滑油油位,若在润滑油尺下端的“*低(MIN)”和“*高(MAX)”标记之间,则表示油量正常。但这些间隙可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燃烧室漏气结果是降低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润滑油在这些间隙中形成的油膜,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保持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并能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
润滑油的五大误区
误区1
润滑油宁多勿少
润滑油量少会造成供油不足、润滑不良、导致机械事故。所以加油时不能因怕油量不足而“宁可多加”实际上,油量过多不仅会使曲轴因转动阻力增大而增加动力消耗,而且油液易生气泡、乳化和溢漏,造成润滑不良。
误区二
黏度大的润滑油比黏度小的润滑油对发动机有利
润滑油黏度等级越高,会造成润滑油泵的泵送性能差,流量减少,并使其润滑性、洗涤性和散热性变坏,易使机件产生半干摩擦,引起烧瓦、抱轴等故障。
误区三
用高粘度的润滑油可解决发动机工作无力和窜润滑油问题
发动机工作无力、费润滑油和窜润滑油现象是发动机技术变坏的外部特征,‘用高粘度的润滑油可解决上述问题’的依据不足。相反,会是发动机的启动阻力增大,润滑性能恶化,加剧机件的磨损。
误区四
一成不变的按机器要求的用油等级换油
机械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用油等级是针对一般工况而言的,在机械换油***的实践中,还要考虑实际的使用条件,如果实际使用条件比规定的适用条件苛刻,则应(通过实验)选用高一档的油品,或适当的缩短换油周期。
误区五
润滑油变黑就说明润滑油已变质
润滑油,为改善其润滑性能都添加了适量的各种添加剂。加有清净分散剂的内燃机械润滑油在使用不久后变黑属正常现象,不能认为“油已变质”而轻易更换;加有添加剂的润滑油往往会使轴承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变黑,这也属于正常现象。润滑油的润滑作用发动机在运转时,如果一些摩擦部位得不到适当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因此我们在确定润滑油是否已变质时,不能单凭视觉做判断,要进行综合分析。有条件时应对油料进行检测化验,做到按质换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