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液中碳氢化合物浓度过高与有机酸形成胺液起泡,造成接触塔和剥离塔起泡沫,引起溶剂损失、硫磺再生催化剂、降低接触率等。原料中的液体碳氢化合物、FeS/SS、化学处理剂等造成冷凝塔结垢、热交换器结垢,降低效率、强烈腐蚀换热表等致使热力设备损坏。
胺液过滤频繁更换、热稳盐的产生、的产生、过滤介质活性炭的结垢、热能使用增加、溶剂的添补、处理废水的增加等等造成维修费用的不断增加。
在沼气进入干式脱硫塔之前,应设置有冷凝水罐或沼气颗粒过滤器。该装置可以消除沼气中夹杂的颗粒杂质,并使得沼气在进入脱硫前含有一定湿度。
当观察到脱硫剂变色,或系统压力损失过大时,应交替使用另一个脱硫塔。当前的脱硫塔在沼气放空后,进行自然通风,对脱硫剂进行再生。当再生效果不佳时,应从塔体底部将废弃的脱硫剂排除,在底部排放废弃填料的同时,相同体积的新鲜脱硫填料加入反应器中。
切记更换脱硫剂时不可时间过短,否则很容易引起放热导致硫磺自燃。

溶液循环量:
正常情况下脱硫泵与再生泵流量应保持平衡,在溶液各组份适宜情况下,系统煤气负荷增加,或含量增加时,应适当增加溶液循环量,以保证气液比和脱硫塔内的喷淋密度,满足生产需要。同时应考虑溶液在脱硫塔的析硫时间和在再生槽氧化时间(也就是说循环量要兼顾吸收液与再生液的相对平衡)。
因H2S系酸性气体,因此脱硫液应保持一定的PH值。一般控制在8.5-9.5之间,PH值太低,不利于吸收H2S及脱硫溶液的氧化,溶液再生差。
